這便更讓人驚異。
直到有眼利的大臣,瞧出在風沙之下衣裳的本來面目,原本老成持重的大臣,急急往前走去,直直盯著馬上之人,這更讓人驚詫不已。
康熙卻沒有解釋的意思,見著來人,他眼中喜色越來越重。
近了,近了,幾息之間,馬匹便到了宴席的外圍,被守在外圍的侍衛攔下。
馬上之人一躍而下,從懷中拿出信件,高高舉起,大聲喊道:「報!南方大捷。」
果然!在聽到馬蹄聲時,康熙便有了預感,除了得了他的特旨,為他傳遞戰報之人可以縱馬之外,誰敢在御前做如此冒犯之事?就連鰲拜勢力最盛之時,都不敢。
康熙甚至都來不及等待報信之人走來,率領文武達成,滿蒙親貴往前迎去。。
報信之人忙跪在地上,將信件奉給康熙。
康熙心急地將信件拆開,薄薄幾頁紙出現在手上,匆匆略過問安之語,便見到戰況報告。
「好!好!好!」康熙朗聲大笑,看著身後跟出來的一串人,大聲說道:「施琅已經攻克澎湖,進入台灣指日可待,海寇可平!」
「天佑大清!」大臣們立時跪下,向康熙道賀。
南邊大捷,更是應當慶祝。
篝火熊熊燃燒,美酒成車成車搬來,日間的獵物在火上滴下點點油脂,散發出誘人的清香。
蒙古的王公們已經繞著篝火載歌載舞。
康熙環視眾人,犀利的眼神看見胤礽和胤褆時,柔和了幾分,他朗聲大笑:「諸位都是我大清肱骨之臣,願與諸君同飲。」
渾厚地男聲飄蕩在夜空中,歌舞之聲都暫時停歇,諸人共同舉起酒杯,慶賀江山永固,就連胤礽、胤褆和胤祉,也端起了桌案上的馬奶酒,臉上激動地發紅,看向康熙的眼中滿滿都是崇敬之意。
康熙舉起酒樽,仰頭將滿滿一大杯酒一飲而盡,將杯擲於地。
「胤礽,胤褆,你們也是好樣的,都是我大清的巴圖魯。」等到歌舞再起之時,康熙摸著胤礽的頭,很是愉悅地誇讚。
胤礽被康熙親手帶大,時常能聽見康熙的誇讚,倒還能繃得住,但胤褆,自幼便長於宮外,後母妃又失去勝眷,進學後學業也平平,鮮少聽見康熙的誇獎,這讓胤褆更加激動,他急促地呼吸著,聲音顫抖:「願為皇阿瑪的大將軍,為您征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