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日為了胤禛入學兩個人已經鬧過一場,雲珠無意再翻騰舊事,她斟酌著用詞:「臣妾雖在後宮,卻也聽說過慈母多敗兒之語,前些日子不過是臣妾心急,不願揠苗助長罷了。「」說著,雲珠自嘲一笑:「臣妾亦不願讓胤禛囿於深宮之中,不識人間疾苦。」
「臣妾亦願意胤禛去見識咱們大清的國土,讓他見識北邊長白山的龍興之地,南邊蔚藍海里的珍珠之屬,讓他見到高山的巍峨,大漠的風沙,草原的遼闊,河流的壯麗。」
雲珠的這番話,康熙聽得眼中異彩連連,他從來便知道,雲珠與尋常女子不同,但他亦從未想過,雲珠心中居然如此大,裝下了山河錦繡,裝下了四海八荒。
「善!」康熙撫掌大笑,揚聲喊道:「梁九功。」
梁九功早便捧著筆墨伺候,只見康熙將潔白的宣紙在桌案上鋪開,拿起御筆,筆不加點的重新謄抄一遍,唯一不同的是,在阿哥這一列,加上了胤禛的名字。
一事不煩二主,既然已經為了南巡名單之事找到了永和宮,康熙乾脆便也不找其他人,直接讓雲珠再添上幾個妃子的名字。
雲珠心中一凜,宮中多少人盼著去南邊,為了這事她們又拜了多少山門已經數不清了。
選誰不選誰都是問題,都容易將人得罪了去。
但選人之事,康熙已經問到了面前,雲珠也不能採取不關己事不張嘴,一問搖頭三不知之法。
無論如何,也得說出個一二三來。
雲珠凝神想了想,笑著說道:「萬歲爺您這驟然一提,也讓臣妾慌了神,臣妾年輕,想事情未必周到,臣妾私心想著,宮中不少姐姐都為您生兒育女過,孕育皇嗣是多大的功勞,您看,將這些姐姐妹妹都帶上,去一睹江南風光如何?」
康熙可有可無的點點頭:「愛妃說得有理,便這麼辦吧。」
說著,拿起筆,在宣紙下加上一行:「另孕育過子女者,全部隨駕。」
寫完,康熙順手便將這宣紙遞給了梁九功:「將這送去內務府。」
梁九功遮蓋住內心更大的驚濤駭浪,看更多精品雯雯來企鵝裙麼五爾二七五二爸以名單此事,康熙居然不和皇貴妃,貴妃商議,卻找到了德妃,也不知多少人撞錯了廟門,敲錯了鍾。
康熙再一次的用實際行動,讓梁九功將雲珠的重要性再次往上提,說句大不敬的話,眼前這位主,但凡是滿族大姓出身,皇后之為,已經跑不了了。
真是可惜了。
梁九功暗嘆一聲,親自將名單送去內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