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出征前特意來到永和宮,並不是為了抱怨,尚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淡淡說了一句後,也不再繼續,就著雲珠鋪著的梯子踩了下去。
「德妃,朕不在的這些天,後宮便交給你。」鄰近出征,時間緊迫,康熙和雲珠聊了幾句後,便直奔正題。
「萬歲爺,不可。」窗外的蟬大聲鳴叫了一個晚上,雲珠感覺是蟬鳴聲大到影響了她的聽覺,不然怎麼在這個關頭,康熙對她說這種話,但不管聽沒聽錯,這差事,她都不能應:「萬歲爺,貴妃娘娘行事公允,為人信服,臣妾何德何能,代貴妃娘娘掌後宮事?」
「貴妃,」康熙長長的嘆了口氣:「貴妃不行。」
至於為何不行,康熙沒有明說,但云珠奇異的,在康熙緊鎖的眉間,看明白了。
康熙率兵親征,後方必須要穩定。
這個穩定,不是如現在一般,將宮中日常事物打理好便可以。作為帝王,康熙必然在重重保護之下,但戰場到底刀劍無眼,也不是沒有出意外的可能,此時康熙考慮的,是最壞的情況下,誰能穩定住局勢。
說句大不敬的話,皇太后就是個吉祥物,是指望不上的,而鈕祜祿貴妃,主意太正,更何況,鈕祜祿貴妃出身於滿族大家,膝下又有皇子,若康熙真在前線遭遇了不測,在鈕祜祿貴妃掌握宮權的情況下,太子能順利繼位嗎?
這不好說,康熙不敢賭這萬分之一的可能。
在此時的康熙心中,被他親手撫養長大,聰穎好學,文武雙全的太子,是偌大大清帝國最好的繼承人,他不允許出任何意外。
思來想去之下,有魄力穩住宮中的,雲珠是最好的人選。
從康熙的眼神中見到了不容拒絕之意,重逾千斤的擔子突然掉在雲珠的肩膀上,雲珠深吸口氣:「臣妾必定不負您的期盼,幫您守住家。」
翌日,聖旨便下,雲珠雷厲風行地將宮務接手過來,康熙甚者還私下裡給了雲珠手令,可以調動紫禁城侍衛,可以說,康熙是真的將後背徹徹底底地交付給了雲珠。
六月,清朝大軍終於開撥,往蒙古而去。
此次出征,兵分兩路,左路從古北口而出,康熙的二哥福全親自領兵,大阿哥也被康熙扔了進去,而右路,則從喜峰口走,由康熙的五弟常寧帶隊。
康熙率兵在後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