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高坐御座,京中的動向每日都有人給他送來,對於他那些兒子們和大臣們的心思,了如指掌。
「朕的好兒子。」康熙的手慢慢握緊,已經不年輕的手背上,青筋畢露。
康熙在下這個旨意的時候,便已經想到了,能夠坐得住的阿哥不多,但他沒有想到,所有開府成年的阿哥,沒有一個坐住了,或多或少都有些動作。
沒幾日,上朝之時,奏摺便如同雪花一般湧上了康熙的案頭。
將所有服侍的宮人揮退,康熙親手打開,一張一張看過去,各個阿哥的名字便如同轉盤一般,輪流出現,就連已經被剝奪爵位的大阿哥胤褆,也有人舉薦,更別說三阿哥胤祉了。
然而,出乎康熙意料的是,這些摺子里,被絕大多數重臣舉薦的,都是同一個阿哥,八阿哥胤禩,比他年長的幾個阿哥,如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卻沒有幾個人提到。
康熙想著之前探子的回稟,四阿哥和五阿哥府中也不乏有人拜訪,不應該只有那麼寥寥幾封奏摺才對。畢竟同為四妃之子,大阿哥和三阿哥的風頭可比他們兩人盛多了。
狐疑地繼續往下翻,終於見到了胤禛和胤祺的摺子,卻只見這兩人好像心有靈犀一般,在奏摺里寫著同樣的一個人,廢太子胤礽。
接著翻下去,胤祚和胤禎同樣寫了廢太子胤礽的名字,但胤禟,寫的確是胤禩。
有意思,康熙摸著下巴上的鬍鬚,琢磨著這裡面的事宜,笑出來聲。
敢於在這時候舉薦廢太子的,要麼是心機深沉,要麼是無欲則剛,就不知道,這幾個兒子是什麼。
在見著廢太子的名字後,康熙終於起了興致,將這堆摺子全部翻完。
在敬事房送來綠頭牌時,康熙揮手叫了去,徑直往永和宮而去。
永和宮裡,康熙張著手,任雲珠幫他脫下穿了一整日的朝服,換上輕便的家居服。
窗外寒冬臘月,滴水成冰,室內暖意融融,暖室里特意種出的果子擺在桌上,散發著清爽的果香,紅燭照耀下,雲珠眼角的細紋都好似閃耀著光澤。
「朕前幾日,下旨讓重臣舉薦太子。」滿室寂靜中,康熙突然出聲。
雲珠的手將最後一顆扣子扣上,她眼也沒抬的說道:「如此大事,就算臣妾久居深宮,多少也聽到了消息。」
這沒有什麼好否認的,雖然說後宮不得干政,但云珠作為四妃之一,還有幾個成年的兒子在宮外行走,並且幾個女兒也都嫁入了京城,這種大事,裝傻反而更容易招惹康熙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