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主簿當即就惱了,讀書人,多麼珍貴的身份。驕傲如太|祖,馬背上爭來的天下,多少武將被斬於刀下,還不是照樣被讀書人吐了一臉唾沫,之後還笑嘻嘻的自己擦乾了。
如果說東漢黨|錮之亂,權宦把持朝政,已經動搖了讀書人的根,使文化傳承陷入低谷。那麼季世之亂則是把兩漢崇學尚儒之風給削沒了。一百多年混戰下來,別說是精通經書的大儒,就連識幾十個字的人都可以稱自己是讀書人了。
以老主簿自己的看法,讓他去做漠北城城主的主簿都綽綽有餘。不過都護家底殷實,本身就是朝中有數的貴族出身,下車伊始就有族中心腹助他掌握大局,沒有禮聘於他而已。
但金湯城,一個小小的,在邊陲苟延殘喘的城主都敢拒絕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肯來還是看在了這個城主年輕,英武敢戰的份上。以他之見,這個姓花的年輕城主並非池中之物,只是欠缺一場風雨洗禮,未到成龍之機罷了。
而他給自己謀劃的也很簡單,就是牢牢占住主簿這個位置。
主簿這個位置在兩漢之際可以說是主將一等一的心腹人。百年流轉之下,雖說地位已無以前煊赫,可一旦得主將信用,那就是軍中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老主簿都計劃好了,只要有耐心,吃得下苦。連著三年都在金湯城當主簿,與主將搞好關係,靜候風雨之時,就可得雞犬升天之機。
可他千算萬算,依舊沒有算到祝英台這個突兀出現的變數。
十四歲的少年郎,連鬍子都沒長出來,居然能頂下他成為一幢主簿?
若說是其它他相識的讀書人,他也只能自認倒霉,誰叫他腿腳不靈便慢了一步,看好的主公就被人搶了呢。
可用一個十四歲的少年郎將他頂替了,這心裡就一萬個不樂意了。薑還是老的辣呢,這麼做是膈應誰呢!明擺著罵他一把年紀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啊。
於是老主簿不服氣了,賴在營門口大吵大鬧,非要花木蘭出來給他一個解釋。
結果花木蘭沒出營,先把新上任過的祝主簿給逼出來了。於是老主簿就提出以文會友,祝英台欣然應諾。
結果顯而易見,家學淵源的祝英台對付老主簿就跟玩似的,從詩書禮樂到經史算曆,完全是碾壓式的勝利。
結局並沒有話本中所描寫的吐血三升氣絕身亡,反而是把祝英台給搞蒙了。
因為,鬥文失敗的老儒生最後決定拜祝英台為師,甘為門下一走狗,持弟子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