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上回我說給你取表字,我已經選好了,你看維安二字如何?」
人不經念叨,晏卿剛想起這茬,溱王就提到了。
「維安?不錯不錯,這個字我很喜歡,多謝元仲。」晏卿高興道。
溱王擺擺手道,「你又跟我客氣?以後我便叫你維安了。」
「自當如此。」
-
楊家的琉璃盤、琉璃碗、琉璃杯麵世的時候,溱王的玻璃窗戶也開始銷售了。
他先讓春風樓停業,將酒樓的紙窗,連夜換上了玻璃窗。
再開張的時候,客人們就驚奇了。
「原來琉璃還能這樣用?裝在窗子上,房間裡竟然如此亮堂!」
「從裡面還能看到外頭街上人來人往!」
「太陽也能透進來,冬日裡曬太陽倒是挺好的。」
……
春風樓是京城第一酒樓,開在最繁華的街頭,人來人往都能看見。這一波廣告打出去,自然就有人想跟風裝琉璃窗。現在市面上僅溱王一家賣琉璃窗,他這裡價格定的又不貴,於是便有不少人去買。
楊家的琉璃碗碟也打出了名號,他家也是打定主意要薄利多銷,因此價格同樣定的不高,普通人家也買的起。
這碗碟漂亮又新奇,自然不少人去買。
楊家還將他們賣到了外地,同樣大受歡迎。
等到其他人也研究出來琉璃,開始做碗碟做酒杯,做琉璃窗的時候,這股琉璃之風颳的更急更猛了,很快席捲了大梁朝上下。
溱王瞅準時機,又適時推出新產品——水銀鏡。
沒錯,就是水銀鏡!他讓工匠挨個實驗鏡子背後鍍的東西,最終發現鍍水銀制出來的鏡子效果最好。準確的來說是水銀和錫箔,他手中的工匠誤打誤撞將這兩樣東西放在琉璃上,然後才得到了水銀鏡。
鏡子的出現讓京城裡的夫人小姐們,全都狂熱起來,恨不得派人守在溱王的店鋪門口,每到一批都能被人搶破頭。
照的這樣清楚的鏡子,簡直是就是個奇蹟。這個世界的人,上到皇帝下到普通百姓,第一次看清自己長什麼樣子,連臉上的毛孔都能清晰可見!這是模糊的銅鏡絕對無法達到的體驗。
溱王的琉璃坊,日夜趕工,仍然供不應求。
而且這個東西可不像琉璃窗那樣,人人都能仿製。別看只有薄薄一層鍍膜,如何緊密的鍍上去就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溱王可不像晏卿,需要點亮科技樹,所以他完全沒有公布出去的打算,甚至將鏡子工坊嚴密的防守起來,連一隻蒼蠅都別想飛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