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的時間就在反覆錘洗爛竹子中過去了。所有人都累的不輕,胳膊酸脹的幾乎要抬不起來了。
不過事情還不算完,處理好的竹料,還要抬回去,拌入石灰水,蒸煮八天八夜,然後放在清水中漂洗。這個過程要反覆幾次,直到把原料煮爛為止。
這時候就顯出人多的好處了,幾人輪流看火,輪流漂洗,倒也不算太累。
連續幾天,閒莊裡面都瀰漫著一股奇怪的味道,不好聞,但習慣了之後就感覺不到了。
「先生到底讓我們做的什麼啊?」有人實在忍不住了,好奇的問道。
「我也不知道,都這麼多天了,還是沒看出來到底在做什麼。」
「看不出來就別管了,反正喬爺做的東西都是好東西!你們只管照喬爺的吩咐做便是!」長久以來經驗告訴小豆子,信喬爺,准沒錯!
正說著,晏卿拄著拐杖走了過來,他看了看煮好的原料,點了點頭,「差不多了,把這些東西放在石臼里,舂成碎泥。」
聞言,眾人精神一震,終於要進行下一步了,可喜可賀。
搗碎後的原料中,晏卿又加了水,使竹纖維徹底分離並浸透水分,成為一種紙漿懸浮液,然後將其倒進紙槽中。
最後,晏卿拿起一個光滑的竹簾,手腕輕晃,快速的撈起一竹簾的紙漿,然後倒鋪在壓榨板上,移開竹簾。
壓榨板上便多了一張與竹簾差不多大的紙張雛形。
是的,晏卿是在造紙。
剛來這個世界時,他就發現了,這個時代書寫用的竟然還是竹片木片,十分不方便。所以造紙之事就被他記在了心裡。
如今他手下勞動力,不是,是徒弟不少,於是便把這事提上了日程。
晏卿只示範著撈了一次,剩下的便都交給他們來做。
紙頁一層層堆疊起來,全部撈完之後再以重物擠壓,排出紙頁中的水分。
最後再把擠過水分已經半乾的紙烘乾。
「這是紙。」晏卿說道。
眾人看著那白色泛著微黃的紙頁,感覺十分新奇,「這個叫做紙?是用來做什麼的?」
「用來書寫。」
晏卿讓小豆子拿來筆墨,然後把紙平鋪在桌子上,揮筆書寫。
黑色的筆鋒在白色的紙張上遊走,留下行雲流水般的文字。書寫流暢,字跡清晰,看起來十分享受。
「這個紙竟然真的能書寫!」
「而且寫起來還這麼方便!」
「不,你們沒有發現重點,重點是,這個紙很薄很輕,比竹簡方便多了!」
「對對,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它比竹簡好!跟絹帛似的。」
絹帛也是一種書寫工具,但價格昂貴,一般人用不起。貴到什麼程度呢,一匹絹帛的價格相當於七百二十斤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