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震怒,叫來二皇子馮深責問,二皇子大呼冤枉,說這是有心人對自己的栽贓陷害。不過這一次人證物證俱在,而且整件事的邏輯怎麼看怎麼合理,皇帝可沒有這麼相信二皇子。當然二皇子沒有承認,皇帝也沒有急於給他定罪,目前只是將二皇子圈禁在王府,不許他和其他人接觸。
王貴妃去皇帝那裡給兒子求情,被皇帝大力斥責了一通,只能哭著回去了。
皇后聽說此事自然高興,「二皇子真是好計謀啊!行刺皇帝,陷害太子,這種事都做得出來,看來是想皇位想瘋了。如今真相大白,本宮倒也看他如何脫罪。」
采荷斟酌了一下,小心地問:「娘娘,這個時候我們要不要趁機壓制一下貴妃?」
皇后擺手,「不要。貴妃和二皇子已經焦頭爛額了,這個時候本宮若是打壓,就是落井下石,丟了本宮的氣度不說,還容易引起陛下的懷疑。行刺這種事誰沾上都好不了,根本不用我們多操心。」
事情出現這樣的翻轉,皇宮裡瀰漫著低氣壓,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行事,生怕說錯做錯惹來禍事。
慎和宮中,馮靜蘇卻覺得這件事並不對。當然,她沒有什麼證據,但是從最簡單的邏輯上就說不通。二皇子行刺皇帝會有什麼好處呢?就算成功了,皇帝駕崩,就是太子繼位,二皇子根本什麼都得不到。當然可以說二皇子並非真正想要刺殺皇帝,只是做做樣子,目的在於嫁禍給太子。馮靜蘇是經歷過那場刺殺的,她敢說如果不是自己出現,皇帝絕對會有性命之憂。所以真相到底是什麼?
幾天之後,一條完整的邏輯線被人整理出來放到了皇帝的面前。二皇子買通刺客,假意行刺皇帝,真正目的是嫁禍太子。否則皇帝行刺時為什麼最先趕到的是二皇子,這一番救駕的功勞可是得了皇帝的賞賜的。之後二皇子見皇帝對於太子並沒有嚴厲的處罰,所以派了假太監進宮下毒,和之前一樣,目的不在下毒,而是被抓後要供出是太子指使的。那個假太監在經受了嚴刑拷問後依舊一口咬定是太子指使,原因很簡單,因為指使他的人就是打著太子的旗號,意圖嫁禍。所以這一連串的事件,目標不在行刺和下毒,全都是在嫁禍太子。
不得不說,整個事件這麼理下來,確實是最合理的。
在沒有新的證據被發現之後,皇帝已經準備作出決定。就在這個時候,五皇子馮澤突然跑到皇帝面前承認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所為,他只是想幫二皇子爭皇位,二皇子並不知情。
五皇子是彭美人所出,可惜彭美人生產時難產而亡,五皇子一出生就沒了親娘,幸好王貴妃將他養在膝下,他和二皇子一同長大,情誼自然比其他兄弟要好得多。不過這件事有了這樣的翻轉,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五皇子就是出來給二皇子背鍋的。
皇帝也明白五皇子的無辜,不過這件事總要有個說法,總要有人來承擔。皇帝將五皇子關進宗人府反省,二皇子管弟不嚴,罰俸三年,禁足三個月。太子並沒有受到此事牽連,反而因為二皇子被禁足,他有機會拉攏更多的朝臣倒向自己一邊。
前朝這些事紛紛擾擾,後宮裡也不消停。王貴妃犧牲一個養子才把親兒子保下來,為此生了一場病。眾位妃嬪中原本倒向王貴妃的現在也都積極向皇后靠攏,宮中格局開始變化。
馮靜蘇想起掌院教過的,一件事正著看如果看不出結果,那麼就要倒著看。誰是最後的最大獲利者,誰就是始作俑者。
這件事目前看顯然是皇后和太子占盡了便宜,那麼他們會是背後主使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