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婕妤笑著將手藏到了背後:“我都懂的。出家人就要有個出家人的樣子嘛,家裡的那一份兒,我都見到啦。”妹妹在宮裡給她花了多少錢,她就算沒親眼看著,也知道不是個小數目。
梁玉嗔著推她:“就你懂得多呢。”
跟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戲笑,哪怕她年紀比自己兒子還小,一想到這是自己的妹妹,梁婕妤仿佛也回到了十八歲。姐妹倆笑鬧一陣兒,梁婕妤就說:“這幾日朝上無事,三郎也快來了,你就給他這個?”
梁玉一個一個的數著:“對呀。這是你的,這是三郎的,這個是阿鸞的……”算起來親近的人是人人有份的。
“你……我等三郎來叫他跟你說!”
桓嶷掐著點兒來的,少年又長高了一些,臉頰比上次見的時候又陷下去一點。梁婕妤看了就心疼:“這幾天不是不用讀書的嗎?怎麼又瘦了?”桓嶷無奈地道:“阿姨,你天天問這個,哪裡看得出來?”
“親娘就看得出來。”梁婕妤嘀咕一句。
桓嶷只好用目光向梁玉求助,梁玉捏了串念珠給他:“來來來,見者有份。我念過經的。”
桓嶷倒是很開心地帶上了,拱拱手:“謝三姨。”
梁玉對梁婕妤道:“怎麼樣?三郎說謝我了。”
梁婕妤張羅給兒子弄吃的,也不管桓嶷說已經吃過了,梁玉趁她瞎忙的時候問桓嶷:“聖人都幹什麼呢?”
“阿爹這幾天也閒下來了,教我看看奏本。”
“現在還有奏本?”
“先前的,拿回來再讀讀其中滋味。有正事,也有黨爭。”
“心情怎麼樣?”
“三姨好像有事?”桓嶷將梁玉左右打量。
梁玉笑道:“要是聖人心情好呢,我打算帶你找他討個人情。”
梁婕妤把一盤切好的鮮果親自放到案上,拿小銀叉子叉著餵兒子,一面問:“討什麼人情?”
“哎喲,快過年了,賢妃娘娘的親爹哥哥都還在家裡蹲著呢,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