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特意在京兆府衙繞了一大圈,梁玉暗中觀察,只見京兆府一片安靜祥和,連圍觀的人都沒有幾丁,昨天發生那麼大的事情,今天卻好像被所有人都遺忘了一樣。
師生二人心事重重地去辦房契,文書極其客氣:“何勞鍊師親自過來?”一般人家辦這種文書,都是底下人辦,了不起最後讓主人家畫個花押。梁玉道:“本就應該這樣的。”便不再多言。文書麻利地給她辦好,又說:“鍊師不須納租稅。”這就是有度牒的出家人的好處了。
梁玉揣了房契也並無喜色,給呂娘子使了一個眼色,呂娘子便問:“昨天過來看到門口圍了好些人,就沒有進來,可知道是什麼事嗎?”
文書是個三十來歲、丟到人堆里就認不出來的男子,笑道:“衙門裡還能有什麼事呢?小民多了,就是喊冤的,審案是大人的事情,我可不知道。”順手將筆一擱,笑吟吟地伸展了胳膊,做了個“請”的姿勢。
梁玉忽然問道:“這府里人人都像你這樣維護紀公的嗎?”
文書一愣:“當然。”
梁玉釋然一笑:“記著你說的話。”
文書狐疑地看了她一眼,試探地問:“鍊師,可是有什麼事……”
梁玉擺擺手,與呂娘子大步走出去了。這就對了,整個府里當然得維護紀申,不然還像話嗎?
這股快意跟隨著梁玉回到無塵觀,又被站在老君殿裡的袁樵放大了。梁玉提著衣擺跑了過去:“小先生!”
袁樵眼角餘光瞥了瞥左右,臉上維持著冷漠,點點頭:“嗯。”手卻從懷裡掏出一本冊子來給梁玉:“給,拿去讀。我寫了注了。”
袁樵近來自思,他讓梁玉讀書當然是對的,讀經史也沒有錯,但是讀出什麼來就有問題了。同樣的書,有人讀出大義,有人看出詭計。不是書不好,不是讀書的人不好,乃是不加引導就把她丟進這最淵博、最需要注釋的書堆里,是一種不負責任。
每天自己過來教她讀書是不現實的。袁樵徵得了母親、祖母的同意,每天拿本《論語》,自己裁了紙條寫旁註夾進去粘在頁邊。拿出教兒子的架式,試圖用最淺顯的語句去解釋、去引導。【叔玉讀書也不過一年,比大郎讀書的日子還短呢,我不該苛責,該好好幫她。】一本書讓他夾成了三本厚,寫完就給梁玉送來了。
這是一個足以讓嚴中和哭爹喊娘的厚度,梁玉抱著書,笑問:“這麼熱的天,揣懷裡,熱壞了吧?小先生來點冰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