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袁樵回京,“四凶”也不見有進一步的動靜,還是依舊勒索幾個富戶,又或是接幾個報仇的狀子,收了錢將對方的仇家往死里整。梁玉給侄女準備的結婚贈禮——兩份田產,也順利買好了。呂娘子也將方令與“四凶”勾結的證據拿到了手,且得到了“四凶”確實在準備刑具的消息。唯一遺憾的是“可惜‘四凶’的帳目沒能拿到手,這幾個短命鬼,為什麼突然這麼森嚴了。”
梁玉的倒計時勾到了四十五的時候,接到了豐邑公主的帖子,邀她去豐邑公主的別莊裡小住幾天,說京里的氣氛怪討厭的,不如外面活泛。豐邑公主孩子也生完了,身體也養好了,正要琢磨著怎麼重回京城。眼前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豐邑公主願意與大家同仇敵愾,順利回歸。
梁玉也回帖,說是到時候一定會去。豐邑公主那裡不但有馬球場,附近亦可圍獵,梁玉收拾行李的時候,將弓箭、短刀等等連同球桿之類一股腦都帶上了。
就在二十二日當天,盧會上了一本,聲稱京城權貴“多行不法”,往往有“逾制”以及奇裝異服等等情況發生,請求整頓治理。
“四凶”並沒有對方令言聽計從,方令一個“傻老兵”能懂什麼政務?他們四個才是辦案子的人,憑空說什麼太子要謀反啦,司空要廢立啦,皇帝也不能馬上就信了。沒點證據,沒有點口供,皇帝怎麼可能就辦案呢?即便有,皇帝還會把這個案子交給別人來看,讓“四凶”這些揭發大案的“首功之臣”乾瞪眼。
四人便密謀,要從一個小些的名目入手,讓皇帝可以放心地把案子交給他們來辦。他們一旦可以全權處理了,就可以將一些在大案里皇帝可能會說“不得驚擾”的人,也允許他們訊問了。大長公主案牽連起來麻煩,不如另起一更模稜兩可的名目。
幾人密謀準備許久,刑具、牢房都準備好了,名單也列好了,這才向皇帝上書,從“逾制”查起。富貴日子過得久了,人就好作,原本只能蓋三間房的,悄悄蓋個五間,不許有的紋飾也悄悄繡上了。尤其是皇親國戚、高官顯貴,就愛弄這一套顯得自己地位高。
這一條是皇帝們都不大樂見的,凡事都得有規矩、有等級,你們超越了規矩,這等級還有什麼用呢?
是得收拾收拾。
桓琚想了想,同意了。
盧會趁機奏道:“這……若是有貴人犯法,臣是否還是‘不能驚擾’呢?”
桓琚皺了皺眉,想到還要用他,便給他點了幾個人:“似這等人,不是宗室長輩便是年長勛戚,不可對他們恐嚇。其餘人你要慎重訪查。”他的點的人里有大長公主夫婦、有長安縣公、萬年縣公等人,最後還把梁滿倉夫婦也能加了進去。這些人要是被整了,皇帝的臉面上也有點過不去的。
盧會喜道:“臣領旨。”
出宮便對三位結義的弟弟說:“成了!”
王道安道:“如此,我等便分頭拿人!”
“好!”
幾人兵分數路,盧會頭一個要抓的就是崔穎!【老前輩,你踩在我頭上也夠久了,也該叫我出一出這口惡氣了!】什麼“方兄的仇人的兒子”,早被他扔到不知哪個犄角旮旯里了,他先寫了個帖子,寫到一半自己團了扔了,叫了個文書來:“給崔某寫張帖子,口氣要客氣些,請他過來幫我一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