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就勢跟進了書房。近來蕭司空的書房安靜了許多,往日門庭若市,經過篩選被帶到書房來的官員也不少,議論的都朝廷大事,現在卻很少見到這樣的場面了,多半是自家人、極親近的門生。今天更妙,只有這一家四口。
父母上座,蕭禮與蕭績垂手而立,蕭司空問道:“他都說了什麼?”
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許多話寧願與兄弟姐妹、朋友、同學講,也要瞞著父母,仿佛跟父母說了自己就比別人矮一截似的。蕭禮說的都是蕭司空與大長公主的信上沒有的,蕭績動動嘴唇,被蕭禮掃了一眼,老實閉嘴不敢動了。
蕭司空道:“這是廢話,楣州刺史若是個精明強幹的人,楊仕達怎麼能招到這許多流亡之人、還敢與朝廷講價錢了?”
蕭禮道:“他能看出來,可見也是用心了的。且自劉氏退婚,他從不曾提及此事,如今自己講了,可見是正視自己的荒唐了。”
蕭司空搖頭道:“年輕人不怕不明白道理,就怕沒有毅力。知道了有什麼用?一時做到了又有什麼用?再看下去!唔——梁氏又怎麼了?”
“信里說是建了一個紡織的作坊,很有條理。”
大長公主道:“那就幫唄,又不是什麼為難的事情,多找幾個給她。我看老三有點缺心眼,怎麼不與我講?這可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兒!”盟友的選擇是很重要的,梁府可能不大值得,梁玉就很值得交好了。大長公主到現在還後悔竟讓豐邑公主搶了先,她的護衛難道不比豐邑公主更多、更好嗎?
織布是件正經事,蕭司空也默許了,又問了楊仕達案的審訊情況。蕭禮辦得無可挑剔,蕭司空含笑點頭,又將蕭績拎出來:“你呢?能想到實錄,是你長進了,然後呢?”
“就……先看實錄。”
“看、看、看,知道怎麼看,怎麼整理嗎?”
“春、春秋筆法?”
蕭司空對兒子毫不客氣,將積攢的嘲諷全送給了次子:“哦,學起聖人來了?覺得自己能寫《春秋》了?我能借著你的大作名垂青史嗎?”
那是不能夠的,蕭績的學問在這一批貴介子弟里都算不上頂尖:“那個,兒子只是見賢思齊嘛。”
蕭司空罵道:“一個兩個,都是自作聰明!你的學問夠嗎?”
“不、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