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嶷的家庭這就算是穩了!嫡長子可以有效的遏止許多爭鬥。
【要請吃流水席, 要舍粥, 舍衣服, 頂好再做幾場法事祈福……】梁玉飛快定下了花錢的計劃, 又想起來:“哎喲!”宮使還在一邊呢!急忙招待宮使,再寫回信讓給桓嶷帶回去。她還要準備給新生兒的種種禮物, 以及衣服等。穿不穿的另當別論,心意是一定要表達的。
宮使往來跑這麼遠又有期限緊著,一路甚是勞累, 但是見“三姨”大家都是願意的。因為只要來,就不會虧。喪家無酒,除此之外一應都極精緻,沒有絲毫的不適。宮使也不往驛館去住,就住在了袁宅。
袁樵還有些疑問:“舍下是喪家,宮使不住驛館,是否有所不便?”
宮使笑道:“這是聖人吩咐下來的,奴婢們不敢妄度聖意,聖人如何說,奴婢們就如何做。郎君不必多慮。”
梁玉心道:【聽著跟有什麼事兒似的。】桓嶷越來越像他爹了,越來越有“天威難測”的意思。梁玉是個閒不住的人,桓嶷越這樣,她就越想解謎。【難道有什麼人要坑我?不然三郎何必這樣護著我呢?】
口裡卻說:“那敢情好,咱們可以多聊聊京里的事了——近來有什麼新鮮熱鬧沒有?”
宮使道:“京城的大事奴婢知道得不多,宮裡最大的事情就是皇后娘娘生下皇子啦。”
梁玉聽他的口氣,“皇子”說得極為生硬,仿佛是從“太子”更給改過來的。不由問道:“皇后娘娘母子都還好嗎?”
“都很好。”
梁玉又問宮裡的其他人,宮使道:“宮裡有了喜事,都很熱鬧。”梁玉又問李淑妃等,宮使答曰:“聖人很關心豐樂公主。”哦豁!挑駙馬開始了嗎?由阿鸞又想到了美娘,美娘隨同梁玉出京,鄉居生活反而比蕭容還要安靜。
【她與阿鸞年紀相仿,也該上心了。過完了今年,阿先回京讀書,讓他將同窗先考核一遍吧。】
梁玉將京城的情況粗略問了,對照著邸報、親友書信,將京城的局勢一一印證。宮使在袁宅住了三天,也不去城裡,也不去拜會官員。三天後,梁玉要送上京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宮使才扛著紅包,幫忙押送東西上京。宮使走後,正式的詔書才將將送到李刺史的手上。
【宮使前番來,或許是為了此事。】李刺史知道這是一件大喜事,馬上將詔書再下派到各縣,又令張帖出告示來。接著,他收拾妥當,打算親自到袁宅去傳達這個好消息。他須借這個理由再與袁府接觸一下,也探一探林犀的底。
李刺史回來之後越想越不對勁,發現自己錯過了一個大好的機會!學生不是隨便收的,袁家肯收林犀,則此子必有過人之處。李刺史好生後悔,早知如此,當初該與他多說幾句話,掂一掂斤兩。果真是個天才,必然很快就能察覺,收來當學生這話,並非是客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