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司空心道:【先帝朝,當他是先帝的馬前卒,到今日才顯出他的氣度來啊!他是看明白情勢了。】
黃贊放開了也明白:【他權傾朝野,並非只靠結黨。】
兩人相視而笑,頗有些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蕭司空拜訪黃贊,慎重一點的人都改了態度,決定觀望一下。更有一些明眼人在蕭司空拜訪之前就看出了情況,早就將黃贊放到了一邊。然而世上並不都是聰明人。
還沒出正月,就有人比照著蕭度群彈劾的內容,進一步發揮,再參黃贊。黃贊的僕人仗勢欺人,強買強賣侵吞天地,黃贊的門生故吏貪墨瀆職,等等等等,直將黃贊日說成個禍國殃民的總頭子。
桓嶷覽章大怒:“黃贊是先帝簡拔、我重用的執政,他若是奸賊,我們難道是昏君嗎?”
一看上書的還不是御史更是生氣:“查他!”
黃贊執政做過些公器私用的事情,這個桓嶷知道,但是把黃贊說得這麼過分,桓嶷第一要懷疑上書者的人品。尤其還是在正月里,竟然不讓皇帝過個舒心的年,真是太沒眼色了!
【行!要滌盪晦氣?那就一起滌盪好了!】桓嶷一道勅令下去,大理寺與御史台都忙碌了起來。蕭禮早有心理準備,費燮又是黃贊的學生,沒有一個推脫的,一個劉建想息事寧人也是力不從心。
沒到二月,黃贊毫髮無傷,桓嶷還手書安撫黃贊,上書參他的人卻被遠遠打發到了兩千里外當司戶參軍去。
進入二月,關於更換執政的風波終於平息下來。桓嶷每半月請黃贊入宮一次,向他諮詢。連帶的,蕭司空也沒再去湯泉宮,每每與黃贊同時入宮。兩人很有默契地都沒有提醒桓嶷再添一個執政,政事堂由紀申為主、陸國丈為輔,倒也運轉順利。陸國丈不喜歡黃贊,對紀申卻佩服得緊,幾乎不曾反對過紀申的意見。朝野又是一派和諧的景象了。
袁先往老宅寫的家書也漸漸由厚變薄,疾風驟雨都由黃贊幹完了,確乎沒有什麼大事了。唯一重大的事件就是從蕭容處聽來的——大長公主想為蕭弗求娶阿鸞。
………………………………
“倒葉門當戶對。”楊夫人中肯的評價道。她不似婆母劉夫人經歷過袁家頗風光、參與朝政的時代,也不像兒媳婦梁玉那麼搞風搞雨,性情雖然柔韌,對朝廷大事的興趣其實不大。倒是對交際聯姻還能點評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