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唐沅的聲音出現在視頻里。
「我第一次來到草原,是在我十六歲的時候。那時我打工攢了很久的錢,轉了好幾趟車從老家走到這兒,想來看看這個我從未曾見過的世界。當我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我承認,這片土地它俘獲了我的靈魂。……」
「所以,十六歲那年,我聽著牧民的馬頭琴寫下了我的第一首歌,《原野之上》。」
鏡頭緊接著一轉,畫面到了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村莊。
村子依山而建,只有一條路跟外界往來。這個村子實在平凡極了,沒有令人震撼的美景,沒有古老神秘的文化,有的只是滿目隨風起伏的稻田,和公路旁高高低低的青磚小樓。
「這兒是我的家鄉。十二歲以前,我和奶奶在這兒相依為命,度過了我整個童年。後來奶奶去世,我舉目無親,被市里一家福利院收養,從那以後我的人生就像風箏,一路飄啊盪啊,從小城到省市,從西南到首都。……
「十七歲那年,我躲在橫店旁邊的地下室里,寫了我後來的成名曲,《風箏》。」
接著第三個畫面,是首都的某條幾乎被這個城市遺忘的小巷。
第四個畫面,是首都大學背後那片開得熱烈的荷花池。
第五個畫面,第六個畫面,
……
每個畫面背後都有一段故事,每個畫面都是一首歌,而所有歌串起來,是一個叫安菁的女孩子前二十年的人生。
最後視頻鏡頭轉回來,一張清冷迷人的臉出現在中央。唐沅穿著簡單的白T牛仔,清清爽爽地坐在沙發上,微微笑道:「大家好,我是Evelyn,也是安菁。時隔四年,很高興以全新的身份跟大家再次見面。
「我知道大家都想讓我回應四年前的抄襲事件。我的回答依然和四年前一樣:我問心無愧。或許沒有人知道,《年少》這首歌是我在20歲的時候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它也是我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個小小記錄。
「《年少》前奏里風吹稻浪的聲音,跟《風箏》中1分23秒那段是完全重合的,這是我十七歲那年回老家,用自己攢錢買的設備一點點錄下的聲音。
「《年少》第43秒MV里轉鏡頭時用的那個草原,跟《原野之上》里的草原是同一個地方,這裡我用的和弦和編曲方式也跟《原野之上》里一模一樣。
「《年少》第1分52秒……」
「第2分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