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陵第二日去齊老爺家,他是齊家的常客,齊家的老僕都是看著他大的。
齊老爺見他一回來就來拜訪他,任誰都喜歡被重視的感覺,收到沈陵送的禮,也很高興地收下了,忙問他感覺考得如何。
「……見了師兄,師兄說可能還差些火候,如果運氣好也許可成。」沈陵如實說道,雖然會有些失望,但他也看得開,十一歲中童生本來就已經夠引人注目了,十二歲中秀才更是首屈一指了,他能去考場走一遭,認真答完了題,剩下的就看命了。
齊老爺寬慰道:「你還年輕,這才是你第一回 考,很少有人能一回就中的,以後有的是機會。」
沈陵點點頭,笑著和齊老爺說起考場以及在府城的見聞,齊老爺很樂意交談,行商之人最不能少的就是信息,這信息從哪兒來,就是得多打聽多聊。
齊子俊收到沈陵給他帶回來的書,控訴道:「陵哥兒,你變了,咋變得和我爹一樣,就愛給我帶書來。」
「你都這麼大了,我給你帶玩的也不是事兒。」沈陵毫不客氣地說道,「你最近又鬆懈了,明年春天又是童生試。」
童生試三年兩次,提起童生試,齊子俊神色萎靡,雖說立志要好好讀書,可真實行起來還是有些難的,他想和陵哥兒一樣,但做的時候才發現這是得多大的毅力啊,每天實行這樣的作息他真的做不到,時不時還要出去玩個蹴鞠。
齊子俊嘆了口氣:「陵哥,你是怎麼做到每天堅持同一件事情的?」
人貴在堅持,沈陵也是通過這麼多年養成了習慣,才能夠固定下來。在古代他也沒有別的樂子,反而讀書成了唯一的樂子,少了電子產品的吸引,讀書改變命運的想法更為強烈,他一間吃就是這麼多年。
齊子俊和他不一樣,他自小生在富裕之家,娘和奶奶都這般寵他,又不是和他一樣的「假小孩」,這個年紀正是容易被外頭吸引的年紀,做不到也很正常。
沈陵道:「其實你不必強求每日學一整天,最重要的是效率,若你能在半日內完成的事情,為何要用一整日,每日根據自己的狀態為自己布置任務。慢慢地延長每日的時長,一點一點來,時間久了就習慣了。」
他給齊子俊講了幾道題,和他探討了一下功課,才離開了齊府。
再看過張秀才後,他本想去找張伯禮,看看他如今怎麼樣,誰知他先找上了門,張伯禮約他出去散散心,沈陵有些差異,認識張伯禮這麼多年,他還沒見過他主動說要放鬆的。
張伯禮問他有沒有比較安靜的地方,沈陵想了想,帶他到近郊的方覺寺。
今天沈陵看他的氣色好了很多,眉宇間似乎也有了點變化,開闊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