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全道:「孩子的一片心意,別掃興。」
沈陵給沈全買了條腰帶,沈全二話不說就上身試了,高高興興地說,明日就用這條腰帶了。
你說這些東西建康府都沒有嗎,當然不是了,這種東西全國各地都有!沈陵以前不理解女人愛買紀念品送人,後來他姐就給他解釋了,紀念品又不是讓你回憶這個地方,最重要的是讓你送的那個人知道你在別的地方還想著他。
第二日回鄉下,家裡的男人女人收到禮物也都開心了,紛紛詢問他蘇州府是什麼樣的,沈二和二郎也去過蘇州府,當初裝織布機的時候。
沈二顯擺道:「這蘇州府都是小河,劃著名船賣東西的,沒啥山……」
這樸實無華的話,大家這些年聽了好幾遍,都覺得沒趣,沈陵暗笑,也不怪沈二這樣得瑟,如今見過世面的人少,能夠出去走一趟都能拿出來說一輩子。
沈陵很給沈二面子,道:「二伯說的對,蘇州府水路發達,水路基本上可以各個地方,許多人家都是臨水而住。他們那兒比咱們建康府平坦,那兒的人吃得很清淡,愛吃甜食,糕點很好吃,可惜帶不回來,不然就給大家嘗一嘗……」
大家都聽得入迷,讓沈陵多講一些,沈陵講的可比沈二生動多了,蘇州府人吃什麼面,和建康府有什麼不一樣,還有寒山寺的楓林。
「當家的,鐵娃講得可比你有趣多了,你口裡的蘇州府我都不想去。」二伯母都忍不住吐槽自己丈夫。
沈二:「這,這讀書人能一樣嗎!我又不是說書先生。」
沈陵這趟回來,其實有個更重要的事情,他給家裡設計了幾個表格,從進貨到出貨,監管的人只要把數據填進去,事後交給帳房算帳,他教家裡人怎麼看表格,怎麼登記,每天只需要一張紙做記錄。
比如某天入庫多少木材,日期,木材的數量,什麼品質的,填進去就可以了,沈陵對會計不了解,但也知道這是單據,根據他上一世見到的單據,他繪製了一個簡易版的。
其次生產線就是什麼零部件,幾號生產了多少,用了多少木材,這樣少多少木材也是清清楚楚。一個生產線下來,用料生產數量都能一清二楚。
在他繪製好的前提下,大家學起來沒什麼問題,就是登記一個數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件事當然還不是這樣,他把大郎和沈全找來。
「……製成這種表就能省力很多,咱們的帳簿也可以做成這種表格的形式,爹和大哥都是懂做帳的,這事兒還得你們來做,咱們做幾本帳簿的樣式出來,然後爹和大哥可以寫寫怎麼記帳,以後還可以傳給咱們的後輩……」沈陵的話還沒說完。
大郎就道:「這,這叫我們寫書!我,哪裡成啊!三叔你來吧!」
在大郎心裡頭,這寫書可都是官人老爺做的事情,他才認得幾個字,寫書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