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妞有了身孕真是讓人鬆了口氣,沈陵趕緊讓方氏回去看看三妞,他馬上要放消暑假了,估計得等消暑假的時候才能回去。
很快沈陵也收到了文先生的回信,文先生耐心給他解答之後,就說了他那邊西紅柿的狀況,沈陵振奮了一下,他契而不舍地又給先生寫信,先生先前來他家中看過他畫的孝子機的原理圖,先生說西紅柿不耐熱但又喜光,沈陵就想到了遮光布,他和先生說了一下設想。
就這樣,他們一來一回中,除了交流學業,還會聊各個方面,沈陵也很積極,這可是相當於免費的金牌教師,尤其文先生每回給他的角度都很獨特。
消暑假前,府學的半學考忽然間對他來說好似不是難事了,不光是府學的同窗們對他的突飛猛進感到驚奇,沈陵自己都驚了,這一回他的策論做得尤其好。
用夫子的話說:泛泛空談不得策論。策論更考察一個人的眼界,對實事是否了解。
沈陵想到了文先生,文先生帶他四處走的時候,他聽到的看到的見到的,還有文先生會給他做一番講解,都將是他策論的素材,這是你看多少本書都得不到的東西。難怪都說年少寫不好策論,因為根本沒有那麼點閱歷去支撐。
夜裡沈陵坐案桌前深思,面前攤著這些日子和文先生的書信,建康府和揚州府很近,尤其文先生所在的儀征縣,順著長江而下,兩日不到就可以到了,書信大概需要四五日,但在古代已經是非常快了。
這些日子就有四封書信了,文先生的字跡是有些飄逸且帶著些不羈,一如他的為人。
沈陵在心中早將他當成自己的老師了,他認識文先生不過兩個多月,學到的比他在府學兩年還多。在文先生這兒,沈陵是真的感受到樂趣所在的,原來讀書還可以是這樣的。
對於張秀才,沈陵更多的是敬重,對文先生,他更為喜愛,可能是志趣相投,他很容易就能理解文先生的想法,並且非常認同。
文先生對農工之事都很了解,沈陵也很喜愛他務實的性格,說實話,可能除了文先生,他很難再碰到這樣合他心意的老師了。
好老師難求,既然山不過來,他可以自己過去啊!
沈陵思及此,就堅定了自己的心,一定要去!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呢,他就厚著臉皮跟著先生。
府學放消暑假,沈陵回建業縣,和沈全說了他要去揚州府求學的事情,方氏很是不舍,覺得府學已經夠遠了,而且府學這麼多老師,難不成還不行嗎,非得跑楊州府去。
沈全雖然也不舍,但沈陵和他說了利弊,沈全支持道:「孩子是去求學的,這是正經事兒,人家那是大儒,還給咱們鐵娃送了這麼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