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昌插話道:「和京城的子弟比,才情出眾倒是不至於。但那孩子,性情堅毅,尤為難得。他家中就是建康府下面的普通農家,不過十二歲中秀才,十七歲中舉人,實在是難得。」
文氏原本還以為是下面哪家的公子,聽聞是戶農家,便沒了興致。
□□點點頭,感嘆道:「這般出身,能走到這一步,委實不易,肯定是有過人之處。」
心裡思量著,如今岳父在京城了,日後定要讓幾個孩子多來一來,他無空閒教,岳父當年二十歲便是進士,那農家子若沒岳父指點哪能中舉。
聽到徒兒被稱讚,文常敬也高興,摸著鬍子道:「阿陵天資未說有多好,就像平昌說的,那孩子性子堅毅,不驕不躁,有計劃有條理,這個年紀很難得,我也是看他非同一般才收下的。」
梁氏拆他的台子:「我瞧著啊,你是看他脾性好,才收的。也就阿陵樂意陪你做那些粗活累活,沒得個怨言。」
文常敬又是吹鬍子瞪眼。
外頭男人多,女人們都到後頭去了,主要也就是梁氏文氏還有文平昌的妻子江氏,小姑娘們玩著時下京城最流行的遊戲。
梁氏慈愛地看著下面的姑娘們,不管外孫女侄孫女,她沒有親孫女,她們也就和她親孫女一樣,感慨道:「姑娘們都這麼大了,真是一眨眼的事情。」
江氏笑著說道:「性子都還是小孩子性子,您來了正好,給我們啊管管這些皮猴兒。」
文氏道:「讓穎姐兒陪您住上一個月。」
梁氏忙擺手:「我做外婆做奶奶的管不到了。現在鬧騰些有什麼,女孩子最舒坦的也就是在閨中的時候,還能有幾年。」
這麼想想,文氏和江氏也是很捨不得。
江氏看了看穎姐兒,道:「叔母說的在理。穎姐兒相看完,就輪到苓姐兒了,我這啊,還一點頭緒都沒有。」
說起這親事,文氏也是滿腦子的愁,道:「可不,兒女真是前世的債,前頭娶媳婦,後頭嫁閨女,就沒個停歇的時候。」
江氏兒女沒文氏這麼多,經驗便沒那麼豐富,正好文氏在這兒,江氏趁機向她討教討教,順便問一問京城中那些合適的人家。
下面的姑娘們也都聽到了一點大人的談話,被提到了穎姐兒俏臉一紅,佯裝什麼事兒都沒有。姐妹們可不放過她,都用眼神打趣。
另一個姐兒,苓姐兒卻是毫無反應。
「苓姐兒,你還是個姑娘嗎?娘他們在說你的終身大事。」芙姐兒藏她耳邊地偷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