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全把家裡大額的銀票都給塞進一件衣服的夾層,寫了一封信,一起寄了快郵。
「咱們估摸著得進京一趟。」沈全說道。
方氏這些日子也是茶飯不思,頗為憂心:「是啊,哪有親事孩子自己做主的。」
「不,顯得我們鄭重一些。陵哥兒這樣和我們說,肯定也是覺得這門親事可以考慮,文家都是厚道人,文先生待兒子不必說,不然咱們兒子能這麼早中舉人?對了,去了京城,別叫孩子小名了,憑得讓人笑話,咱們鄉下喊喊沒什麼。兒子還要臉面。」
方氏忙點頭。
沈全和方氏也開始收拾包袱,準備去一趟京城,肯定不能是女方過來,只能是他們過去,議親議親,雙方親長都在,才叫議親。
沈陵收到回信已是半個月後的事情了,雖然老師師母待他如常,可沈陵還是彆扭了好幾日。文家也沒有逼迫他,讓他和家中商議商議。
文常敬說道:「不管這門親事能不能成,你不照樣是我學生?你如今還是把心思放在春闈上,別耽擱了正經事。」
沈陵一想也是,做不成侄孫女,還是學生。
其實這門親事沈陵沒有可以反駁的地方,文姑娘嫁給他是低嫁,文家都沒有對他挑剔,沈家更不可能挑剔文家,唯一可能的變數就是家中,或是聘禮什麼的。
沈陵收到家中來信也是鬆了一口氣,家中竟然讓他自己來決定,沈陵哭笑不得,這該怎麼讓他決定。父親還給他寄了銀票,讓他直接在京城辦個宅子。
還好又從衣服里翻出一封信,沈全說他們立即上京來。這種事情沈陵自己決定也很慌,哪有當事人親自談親事的,總覺得怪怪的。
沈陵和文家說了,沈全和方氏上京的事情,文平昌和江氏也很滿意,至少沈家對這門婚事也是看重的,得知沈陵還在看宅子的時候,就更滿意了。
沈全把銀票都給他了,沈陵就閒暇時去看了一下京城宅子的價格,果然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若是好的地界,一進的宅子都要上千兩,沈陵相信以後還會漲。
文家這一片都是文官住的地方,肯定是比較貴,沈陵覺得至少要兩進,文家這邊他肯定買不起,稍微遠一些,還是可以的,不過得環境也好一點。像官員住的地方,巡邏的人都會積極一點的。
沈陵就往邊上看一看,的確有幾個不錯的宅子,沈陵還是打算等沈全方氏過來了再決定。
最近京城裡的讀書人越來越多了,都是為了春闈而來的。沈陵也專心做學問,暫且不管這些事情,下個月就要春闈了,京中的客棧都是人滿為患。
沈全和方氏也終於到了京城,他們坐得是船,中間停得少,到的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