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穿越者皇帝的改造, 如今古代的國家機構也是發生了一些變化的。中樞大臣相當於明朝的內閣, 一般來說入中樞, 就像翰林院一樣, 比較清貴, 未來是往中樞大臣的方向發展。
入中樞肯定是最好的,入中樞需要從中樞編修做起, 起草詔書、審核地方文書,相當於文秘工作,好處就是能見到中樞大臣,清楚中樞的運轉流程。
在中樞當然也不能待一輩子,幾年後要進入六部或是去地方。
這是一個選擇, 中樞院是要考的,一甲可以直接進入中樞院。
其次就是直接進入六部或是下放,在殿試中排名靠後的會選擇這兩種方式,因為進入中樞院的機會渺茫。
嚴清輝就很有自知之明,道:「我準備進大理寺。」
沈陵認可道:「你熟讀律法,又喜斷案,大理寺最適合你不過了。」
湯鳴則和沈陵還是想考一考中樞院,中樞院的環境相對簡單,而且事情也沒有那麼繁多,有一個過渡性,再說了,做官的,沒人不想進中樞。
沈陵和湯鳴則就還要準備考中樞,如果不過就得補到六部,確定了自己的職位然後才能回鄉祭祖。
沈全和方氏最近在和文家商量,最好是能把婚期提前,沈陵有三個月的回鄉假期,若趁著這個時候把婚事辦了,就省得到時候還得回建康府。若不然,沈陵當值了,還得看能不能請到假。
文平昌和江氏雖捨不得女兒,可從長遠看,的確是這個時間最好。如今女婿又高中進士,這門親事就抬高了不少,女婿還得皇上賜字,誰不夸文家眼疾手快,搶下了這一個乘龍快婿。
婚事雖是趕了一點,但莫名的文平昌和江氏就覺得沈陵很靠得住,倒也沒有很不樂意。
沈家這邊又把聘禮抬高了一點,既是補償,又是心意。在京城辦好了,就送到文家下聘。
嚴清輝申請去大理寺很簡單,他排名雖不在前,但他年輕又有李大人的幫助,李大人就是他那一年鄉試的主考官,對他很是賞識。
沈陵和湯鳴則還得繼續準備中樞院的考核,中樞院的考核自然不似春闈一樣,更偏向實際能力,這就要對中樞院有一定了解。
沒人比文常敬更適合教導他們了。
湯鳴則感慨道:「原以為考上了進士就好了,沒想到科考真是永無止境。」
沈陵就想到了高中時每個老師的鞭策:你們考上大學了就輕鬆了。事實上,他的大學過得比高中辛苦許多,大學過後又考研究所。
進士只是科舉的終點,永遠不是人生的終點。
半個月後沈陵和湯鳴則參加中樞院的考核,他們兩個人年輕,中樞院留人第一考慮能力,其次就是年紀,年輕就好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