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這碑造完,他們就得返京了,這趟去下次回來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崔氏為此哭了好幾次,以前沈陵遊學的時候都是有歸期的,可如今連個歸期也沒有。
沈老頭心裡也惦念的,可沒有崔氏表現得這麼明顯,而且一想到孫兒是去做官的,男人到底還是覺得前途更重要一些,道:「你個老太婆,咱們鐵娃是去給皇上辦事的,有什麼好哭的,鐵娃啊,你去了別擔心,好好做事情。」
沈陵摸著他皺巴巴的雙手,一個勁地點頭,心中百感交集,看著大郎二郎三郎,此時也慶幸,他爹還有兩個兄弟,若不然如何能放心得下。
臨行前,沈陵止不住地叮囑他們:「有大事情就寄官府的快郵給我,大伯,族人一定要好好約束起來,我回京城後,寫一些基本的律法和案例,你讀給族人聽,讓他們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了是有後果的。大哥二哥三哥,幾個孩子的功課都得抓,女孩子也可以讀書的,現在咱們家又不缺錢,女孩子讀書識字也能增長見識。咱們下一輩得多出幾個讀書人才行……」
沈陵現在是進士,他的話威信大大地增強,大家也都聽他的。
沈全和方氏也是極為不舍,可他們更捨不得兒子,大方氏、三妞都來送行,方氏哭得稀里嘩啦,姐妹兩、母女兩抱著哭。
沈家的門口都亂作一團,實在是要趕船,才依依不捨地上了馬車。
這一回回京城,嚴清輝和湯鳴則也帶上了家眷,嚴清輝還帶著自己叔嬸以及堂弟,他的堂弟現在是秀才,資質不高,但很努力。
江氏和文常敬梁氏也跟他們一起回京城。
家眷、下人加上各種行禮東西,文以苓的嫁妝一部分封存在建業縣,一部分要帶回京城,東西就很多了。他們三家商量包了一艘船,雖然價格高,但可能更安全更快速。
現在天氣漸熱,自然是越快到京城越好。
因受地域的影響,文以苓出嫁後也沒能回門,如今在船上,沈陵也不拘著文以苓,反而讓她多去看看江氏。
江氏都替她急:「你這不陪著婆婆一個勁來找我做什麼!你這才出嫁,正是要討好婆婆的時候,誰家媳婦一個勁往娘這兒跑,以後回了京城,你別總往家裡頭跑。」
文以苓眨著大眼睛,無辜道:「是婆婆和夫君讓的,婆婆說娘你一個人在船上,讓我多陪陪你。」隨即撒嬌道:「娘,你放心,我又不傻。婆婆和我說了,她沒有娘家,以前回門都沒地兒去,我娘家就在旁邊,讓我多回去看看你們。」
江氏最後化作一聲嘆息:「真是傻人有傻福……」
江氏待方氏也是愈發得客氣,人家待她閨女這麼好,她自然也要報之以李,雖說她們說不到一塊去,但江氏如今對方氏很是感激。
他們到京城的時候,京城已經很熱了,但如今的熱可沒到後世要開空調的熱度,尤其是北方,北方還沒有這麼熱,一般來說北方的夏天還是比較舒服的,沒有南方那麼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