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人親自給他斟茶,沈陵有些惶恐,雙手接過茶盞,道:「大人客氣了,若沒有大人的鼎力支持,如何能上行下仿,您是咱們的父母官,還是有您的指揮,才能這麼順利。」
金大人靠在椅子上,顯得很是富態,笑如彌勒:「哎,我當真還是老了,不如你們年輕人了,日後啊,還是你們年輕人的。孝原,這你就別謙遜了,咱們這一任的政績是不用愁了。」
「下官到底年輕,壓不住事情,還是要您這樣經驗豐富的長輩在上面鎮守,也是要恭賀大人了。」沈陵還是懂得什麼該說的,他說的也是實話,他沒有地方官的經驗,許多時候,還是要金大人做決斷。
他不愁政績,沈陵更不愁,想想沈陵的年紀,金大人都不免嫉妒,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還沒中進士,沈陵已經是六品官了。他更嫉妒沈陵的父母,也不知道如何養出這樣的兒子,他見過沈家父母,倒是尋常,自家孫兒三歲啟蒙,自幼都有名師教導,如今卻還只是個舉人或是秀才。
難不成野生的就比家養的厲害這麼多。
剛下放就作出這樣的政績,日後定是前途無量,也還好半年以來,他們都是和和氣氣的,沒有衝突,金大人想到後輩,也到了為後輩做鋪墊的時候了,他想賣沈陵一個好,道:「你是年輕人裡頭少有的穩重人,能像你一樣踏實做事的人,不多。孝原,看到你,我也想到了我年輕的時候,剛下地方,一腔抱負。那一日你說,淮南府的史冊上會有我,年輕時誰不想名垂千古。可隨著年紀的增長,愈發不敢動彈……」
沈陵看著他慈祥的臉,透著遲暮的淡淡哀愁,亦不知如何開口,他不知道他以後會不會這樣,他相信金大人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而是在官場中不斷地被磨練打磨。
金大人道:「看著你這樣的年輕人,我都覺得自己年輕了幾分。孝原,你上回說的挖支流引流村鎮,我們再商討商討。」
第110章
沈陵亦是沒想到這番山迴路轉柳暗花明, 雖金大人並非是發自真心地認同他的做法, 但他是基於對他的信任,沈陵還是很感激有金大人這樣的上司。
不過正如金大人所說,但凡他再年輕個幾歲, 都不能任由沈陵這麼搞。
他是運道好, 頭一回下放就做了通判,多少同年要在地方做上好幾任的縣令, 若是政績好, 一任兩任就升遷了。
還被分到了老師老友的手下, 凡事都有利弊,在來之前沈陵也分析過, 在熟人手下, 好處就是不用擔心人生地不熟以及上下關係,當然壞處也有, 他作為副手, 決策權相對比較少, 更多是執行。
但金大人年歲大了,臨近致仕,所以不太管事,倒也給了沈陵歷練的機會。他這個年紀, 對沈陵也少了幾分猜忌,更多的是前輩對後輩的提攜。他若年輕點, 難保不會猜忌沈陵, 如今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