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年年想文以苓了,沈全方氏還有下人都會攔著他,告訴他娘親在照顧弟弟,又或是沈全會把兩個孩子小時候做對比, 對於小孩子來說,這好似變化有點大。
原本小弟弟的到來年年也是很高興的,可逐漸感受到這種變化,他對弟弟的態度就變得時好時壞。
文以苓同他抱怨年年總是把安安弄醒,她給安安餵奶的時候總是不讓她餵, 沈陵才意識到問題有些嚴重。
沈陵問了沈全和方氏, 方氏接觸得多,畢竟安安還小, 沈全只是偶爾抱一抱。
方氏道:「年年總是要去招惹安安,說他吧就不高興,估計快到討人厭的年紀了。」
沈陵覺得可能是心理落差,年年做了四年的獨生子, 忽然來了個弟弟, 而且家裡之前所有的關注都在他身上, 一下子有了個弟弟分散了大人的注意力,他感到失寵了。如果家裡孩子多他沒有這麼大的感受,關鍵就是他先前享受了全家獨一無二的寵愛。
這就像後世的獨生子女一樣。只不過如今的情況,年年不可能成為獨生子女,大家也難以理解年年心裡的想法,如今誰家不是好幾個孩子。
沈陵和沈全他們說不通的,他們不會理解這種思想,他就說年年在的時候緊著年年,畢竟小的還小,還不懂什麼,但年年什麼都懂了。
他想著年年也四歲多了,可以開始啟蒙了,雖然這幾年一直有帶著他識字,但還是沒有系統地開始學習。
啟蒙之後,他也沒那麼心思想那些事情,沈陵也可以慢慢引導他。
他白天有時候會沒空,便讓程先生代替,程先生面兒一板,年年便不敢造次了,沈陵有空時會親自帶他。
自打他啟蒙之後,文以苓和方氏見著他的時間少了也很不習慣,想想這么小的孩子,不免心疼他,年年很開心娘和奶奶又疼他了。
年年的資質還是很好的,從小就有沈陵有意識的引導,啟蒙前沈陵和文以苓已經教過他三字經了,這個階段沈陵也以鼓勵為主。
年年對學習的熱情立即就上去了,每日不讀書的時候還要給安安念書,端坐在安安的搖籃前,一本正經地說:「安安,哥哥教你念書,你聽好了喲……」
安安眼睛追隨著年年,打了個哈欠。
方氏滿面笑容看著兩個孩子,道:「這讀了書就是乖多了,還能教弟弟了。」
年年背書的聲音更大了。
沈陵在年年面前一定會表現出對他最大的疼愛,然後讓他去關愛安安,年年有時候就覺得弟弟有些可憐,爹爹都不疼弟弟,年年對安安也愈來愈好。
安安見著年年也比見著別人高興幾分,這更讓年年受用了,有個弟弟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