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不愛學習,單純可能不愛文學,沈陵教他九章算術的時候,他還挺積極的。
「爹爹,我覺得背的東西很無聊,我覺得做算術就很有意思。」
沈陵不止一次嘆息,他真是生錯了時代,可現在該如何?難道真的教他數學、物理?沈陵有些猶豫,這些在如今看來就是旁門左道。
有了孩子,人都變的世俗了。
沈陵想了一個法子,既能督促安安學文,又能滿足他學理,「咱們做個約定,你若每天完成爹爹給你布置的任務,爹爹就教你你喜歡的。」
安安起先不情不願,但沈陵為了引誘他,帶他做了點好玩簡單的物理實驗,出了幾道奧數題,安安的胃口就被吊起來了。
每天寫作業都認真了許多,就等著晚上沈陵給他講一些有趣的,沈陵每天教得很雜,完全不成體系,實在是沒辦法,教不了的東西太多,甚至有些他只能對安安說,讓他自己去探究原因。
年年偶爾跟著聽兩下算術,其他的他可不感興趣,他喜歡沈陵跟他講外面的世界,兩個兒子如此性情不一,沈陵都得做兩份教案。
沒人打擾的日子悠閒自在,若平時也都能這樣就好了,偶爾來幾個好友,日子豈不美哉。這種時候也能讓人好好沉澱一下,想想自己未來該怎麼走,向何處發展。
進了工部,沈陵發現他比較適合做這種和技術接軌的工作,對他來說很好上手,他知道大概的工藝,知道如今木材的市價是多少,鐵匠一日能
打多少鐵……
他在工部已經建立了比較不錯的人際關係,除了朱侍郎,不過他上面有左尚書壓著,他也無法對沈陵怎麼樣。沈陵還是希望能在工部待久一點,不然又要花時間習慣另一個地方,搞人際關係就得搞個半年,實在是太煩了。
沈陵列了一個今年的工作計劃,他今年主要想改善一下船隻,今年坐船上的時候慢悠悠的真是急死他了。他主要想從船的動力方面進行改進,只靠水流和風,船的運行速度和聽天由命沒什麼兩樣。
船的技術改造牽扯比較廣,畢竟是個龐然大物,不是說改就能改的,造船署一年也造不了幾艘大船,真正完成這個計劃可能需要個兩三年,他精力有限,不能天天就盯著造船。
朝廷今年就盯著種牛痘的事情,勢必要全天下的百姓都種牛痘,這樣才能消滅天花。聖上這麼重視,下面的地方官能不抓緊嗎。
*
兩個孩子剛剛出孝期,建康府就來信了,崔氏還是沒熬住,追隨沈老爺子去了,這回沈陵趕都不能趕回去了,還好沈全方氏在那邊,能為奶奶送終。
二老算是喜喪,唯有一點慰藉的是,他們生前都不是很痛苦。
孝期又延長了,兩個孩子要繼續為太奶奶守孝,不過他們還挺喜歡守孝的日子,雖然也想念學堂的朋友,但他們覺得爹爹教得比夫子好,更有趣一些。
到七月份,兩個孩子出了孝期,新家也基本上改造完成了,不過今年不打算搬了,等明年沈陵和文以苓出了孝,打算再搬進去。
兩個孩子出了孝期就回學堂去上課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就該有社交活動,關在家裡還是不成的,年年他不擔心,他在社交方面還挺好的。他比較擔心安安,他是個慢熱的性子,所以沈陵一定要讓他多接觸接觸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