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了,出去船隻還未有消息傳來,沈陵作為提出者也不免有了壓力,
大家都在等待這艘船的消息,一直到今年年底,也還未有消息,不過到底還沒有到一年的期限,又碰上了年關,暫時對這件事情還沒那麼關注。
湯鳴則安慰他:「年前不到,年後估計也就到了,畢竟海上變化多端,時間把控沒那麼准。」
沈陵倒並非擔心自己的官位,他擔心那一艘船上的人以及出海這件事情,這一趟行程實在是太重要了,若是這趟能成,不愁沒有以後。
今年因升了官,新年裡頭來送禮的人家更多了,建康府老家亦是,如今沈陵這個位置,建康府的世家都想結交上關係,大哥來信詢問他世敏的親事如何,有幾家明確提出了結親的意思。
大郎自是知道肯定不是看中世敏,而是他們同沈陵的關係,家中全靠沈陵才能有這般榮耀,自是得過問沈陵的意思。
身在這個位置,許多事情都身不由己,沈陵也很希望世敏能娶個他喜愛的,但若是對方家中牽扯到朝中的黨派鬥爭,幾乎是不可能成的。
沒想到其中湯家也提出了聯姻的想法,沈陵找湯鳴則問了一下,是他堂兄的女兒,比起其他幾家不知根知底的,湯家反而更令他放心一些。
湯鳴則自然也希望促成此事,他同沈陵多年的朋友關係,當年他還希望沈陵做他妹夫呢,他道:「這是我三叔家的,我三叔雖在科考上未有長進,不過我堂兄卻是上進的,中舉後補了缺,在外地做縣令。」
按著這個家世,倒是人家姑娘家比世敏好。
沈陵寫了封信回去,把可以考慮的人家寫進去,湯家是合適,但還得看人家姑娘怎麼樣,總不能光看家世,娶妻還是要看眼緣的。
家世再好,若兩個人不合適,最後成了怨偶反倒是家宅不寧。
翻過年,大家都惦記著出海的船隊,沿海一帶還未有消息上報,一年的時間將至,船隊還未有消息,朝中漸漸傳出船隊在海上出事的消息……
不少船上的家屬對沈陵的埋怨沈陵並非不知,但當初作出這樣一個決定,就得承受這個決定帶來的任何結果。
朝中亦有不少非議,聖上心情不快,畢竟這事兒同他也有關係,大家自然不好責罵聖上,只能怪沈陵。
一年期限也到了,仍是未有消息,當初反對的那幫人按耐不住開始跳出來了,一時間沈陵也站在了風口浪尖。
「……沈侍郎升官發財,仕途坦蕩,可船上這上百人呢!如今不知生死不知下落,望聖上獎懲分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