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馬車,刁似蓁便看到一個乾淨的大門,這濟善堂每天都有人來幫著打掃。
都是那些被接濟過的貧窮人家,他們心裡感恩濟善堂,不管是哪家的人在行善,最後落到他們手上的,真正幫了他們的,卻是濟善堂。
在沒有成立濟善堂之前,那些大戶人家只在有大災難時,才會在城裡施粥救濟那些湧進來的難民,而沒有人管他們這些貧民百姓。
可是濟善堂成立後就不同了,隔三差五就會有人來他們家裡普查情況,第二日便有人來給他們送東西、送吃食。
百姓雖然大字不識,容易被哄騙、蒙蔽,但是他們眼明心亮,大是大非、誰好誰壞還看得清楚。
所以他們便時常來濟善堂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回報濟善堂,打掃門口的大道就是他們的回報行動之一。
刁似蓁他們來得較早,還能看到有三個大娘在街邊打掃著,眼瞧著她們掃完直接就回家了。
沒有一點要讓濟善堂知道自己是誰的意思。
她笑笑,拉著刁似秀先進了濟善堂。
約好的集合時間是辰時,他們來早了半個時辰。
濟善堂的大門一直是大開著的,門裡面兩側共有十人守衛。
平時只有四人,今天卻多了六人,可見是為了迎接他們這些子弟們。
濟善堂裡面很大,採光很好,空曠的地上豎著幾個架子,上面掛著幾件衣服,幾床被子。
有幾個婦人正在撤剩下的空架子,放到一間小屋裡。
不一會兒就留出一大片空地來,她們又擺上一排排的凳子,然後衝著他們點點頭離開了。
“坐吧,咱們應該是在這裡議事吧。”刁似蓁也不管那些,直接坐在了最後面一排,刁似秀也跟著坐下。
刁似姝、刁似姣、刁似靜還有刁廣浩都坐了下來,只有刁似孌嫌棄了半天,最後讓春草放下一個軟墊才坐下。
才坐下沒一會兒,門外又有馬蹄聲停下。
然後是進門的腳步聲和說話聲。
回頭一看,不是熟悉的,刁似蓁便沒動。
但是刁似姣和刁似孌是認識的,便上去攀談,與他們同來的兩位公子與刁廣浩也算相識,在場的三個男的便很自然地聊了起來。
之後來的人一點點變多,一排排的凳子都坐滿了人。
焦家三姐妹坐在刁似蓁的另一邊,在他們前面是陳錦,她身邊是她親弟弟和旁支的姐妹們。
王姑娘坐在第一排,她們只是遠遠點頭打了聲招呼。
辰時一到,陳錦和另四位姑娘緩緩走上前面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