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良一聽大驚,原來她還活著!往日的美好畫面再次浮上心頭,陳子良瞬間大受刺激。他一定要出人頭地,去見榮平,當面向她解釋。
如果自己成了達官貴人,榮平自然會回頭。
陳子良的思想前所未有的專注起來,學習進程一日千里。
張秀娥見狀大喜,她不知相公是為榮平發奮的,還開開心心為陳子良煲湯補身體。
因為青州距離京城遙遠,所以陳子良提前半年就從家中出發,跟著岳父的商隊一起進京。
科舉考試並不是你文章寫得漂亮就可以,很多時候還看機緣。皇朝人才濟濟,但上層資源卻幾乎都是被世家貴族壟斷,他們從政治經濟文化上搶占有效機會,在各個領域見縫插針的融入自己的力量,堵塞寒門子弟的晉升通道。陳子良明白,像他這種沒根沒底的,要出頭太難了,但是如果能夠提前得到引薦,那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很多。因此在科考之前文人往往都會寫些投贈之詩送給官員,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
陳子良也立即行動了,他一邊閉門讀書,一邊拜託岳父大人幫忙查詢,於是幾天後,張父便為他打探出來,今年負責科考的考官是禮部的黃大人,陳子良一聽大為興奮,彎腰一躬深深感謝自己的岳父大人。
張父卻沒個好臉色:「我幫你這麼大忙是指望著你得了前程能提攜我們父女。我問你,你這次進京執意不帶秀娥,是不是又想趁機會去找那個小狐狸?」
陳子良忙道:「不敢,不敢。我全部心思都在科考上,哪裡還想著女人呢?」
「哼,這還差不多。」
陳子良立即動手準備,他精心寫了幾首詩,又仔細挑選了一番,準備送給黃大人,可是猶豫來猶豫去,都不知道到底哪個更好些。心裡不由得想道:此刻要是榮平在就好了,她那樣博學,自然能為我挑出好的。
多想無益,他猶豫半晌,還是把以前在老家時所做,被榮平改過的一首拿了出來,投贈過去。幸而運氣不錯,黃大人看了以後,還誇了幾句。
雖然這誇獎可能是客套居多,但陳子良還是鬆了口氣,覺得希望變大了。
結果沒出幾天,意外發生了,本年科考,除了主考官,還多了個特使。
就是榮平!
榮平是被女皇連夜召進宮的,她躺在黑底紅牡丹的軟褥上,一個俊俏的男寵正為她揉太陽,沉沉宮室里飄蕩著藥物的味道。
「微臣叩請陛下聖安,陛下可還好些?」
女皇抬了抬頭道:「若是好了,就不叫你來了。科舉取士乃是朝廷大事,人員選拔更是個繁細活,原本朕該親自去的,但前兩天染了風寒,太醫讓我臥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