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襄王可從來不是表里如一的賢王,他的野心早已經昭然若揭。所謂的鴆殺,所謂的君要臣死,最主要的前提是當事人肯認命,或者說他沒那個本事掙扎——這些放在襄王身上說得通嗎?自然是說不通的,所以想起給他賜鴆酒的延康帝簡直是天真的可怕。
斜地里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幾個好手攔下了欲要動手的禁軍,襄王甚至連頭也沒回就走出了飲酒的花廳,而當他一隻腳踏出花廳門檻的時候,那幾個禁軍都已經無聲倒下了。
有屬下悄無聲息的上前,手捧佩劍遞到襄王身側。
襄王抬手握住了佩劍,入手微沉:「走吧。天子不給我這無辜之人活路,我又不想就這般不明不白的死去,便只好親自去他面前問上一問了。」
屬下應諾,垂眸跟在主人身後,半點也不擔心此刻還圍在府外的驍騎營。
****************************************************************************
西北距離長安還是太遠離,消息一來一去的傳遞,哪怕快馬加鞭也得近半月。
路以卿每每收到這些滯後的消息都忍不住想嘆氣。尤其記憶中的另一個世界裡,千里傳音也不過瞬息間的便捷,與當下的情況對比簡直慘烈得讓人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比如說她眼前這封信,信中所寫的還只是延康帝派兵圍了襄王府這樣。但路以卿不用腦子想也知道,作為這本古早小說中的「男主」,延康帝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壓根不會有什麼用,甚至只會加速他自己的死亡罷了——說不定在她看到這封信時,遠在長安的延康帝早就涼了。
一旁的沈望舒正代筆替她整理文書——這其實是慣例了,幾年間西涼城與衛家軍都發展得太快,路以卿身上的擔子不知不覺間就重了起來,有時處理不完都是沈望舒幫忙的——偶然抬頭就見路以卿表情變換,也不禁停了筆:「又發生何事了?」
不怪沈望舒對此不上心,實在是最近路以卿這邊收到的各種消息不少。有些是西北這邊的,有些是長安傳來的,甚至還有些是秦國那邊的,各種各樣的信件出現得多了,她也懶得再問。
路以卿倒是事事都不瞞她,只要沈望舒問了,她便會說:「是長安那邊剛送來的消息,陛下對襄王動手了。就是手段太粗糙,想也知道會是怎樣的結果。」
關於長安,對於將來,兩人早已是心照不宣。
沈望舒聞言甚至沒有再問更多,便猜到路以卿在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必然是不曾露面更不會為人所知的推動者。而隨著這件事作為開端,皇帝和襄王之間的平衡徹底打破,之後事情的發展也將如洪流衝破了堤壩一般,裹挾著一切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