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組領導不在,同事們的討論愈演愈烈,最後不滿足於倪芝這個角落的安靜,非要話題里捎帶上她,「你今年過年還不回家?」
倪芝在北京工作兩年都未回過家,其實倪父倪母給她的自由度頗高,也就找工作時候嚷嚷讓她儘量近些,以及在陳煙橋的問題上高度戒備,現在戒備早已過去了。
倪芝說,「今年應該回吧。」
有同事嘖嘖,「是該回,我要是你我恨不得一個月回一次,在家有人做飯多舒服。」
他們都奇怪她離家這般近,卻不願意回家。
倪芝倒不是刻意不回。前年春節旅遊散心,去年春節要回家前,倪父倪母口徑一致,說不如陪她在北京過年。她沒什麼意見,正好帶他們儘儘地主之誼,四處轉轉。他們那幾天語氣試探,旁敲側擊,真到他們說見在北京的老朋友時候,印證了倪芝的猜想,果然是給她介紹對象。
他們介紹的這位,條件是頂好的,老家石家莊人,父母白手起家在北京開了一家小公司。後來就交給兒子管,倆人回石家莊養老。除了年齡三十出頭偏大,模樣中上,家教學歷談吐都是極品。顯然是父母都考慮好了,北京能一起工作,還能一起回家。
回去倪芝租的房子裡,倪母苦口婆心說她都快27了。倪芝接過話頭,語氣格外認真,說她會試著好好相處。
只是這位成功人士龐文輝,看起來比她還不急。說他是敷衍父母又不全然,偶爾吃個飯,倪芝察言觀色感覺他態度誠懇,否則以他這樣的條件沒必要同她浪費時間。就是不知道他是否還有其他考察對象,她樂得順其自然。相處了大半年皆由著他點到為止,連言語上的關係都沒確定下來。不遠不近算下來,頂多是個朋友。
隔了個把月沒見龐文輝,出差回來就向倪芝約了個飯。碰上陰天,倪芝白天趕工作趕得昏昏沉沉,下了班一出來,外面竟然下起小雨。
倪芝才察覺自己穿少了,北京不知何時入秋了。
說是一場秋雨一場寒,頂著包衝到路邊他停靠地方,倪芝上車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龐文輝自責,「沒帶傘?早知道繞一圈到你公司正下方好了。」
繞多一圈自然是要多二十分鐘以上,等會兒更擁堵。兩人是約好的在路邊見,好早些去訂好時間和座位的餐廳,這當然怪不得他。
倪芝一邊用紙巾蘸水,雨不大,她開口解釋,「沒事,倒是把你車弄濕了。」
龐文輝把車裡暖氣開了,「你感冒了?」
如果他不說倪芝都沒發現,這幾天嗓子一直喑啞,她清了清,「可能是霧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