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請問一下您之前認識守夜人嗎?」
「您對這次警察逮捕守夜人的行為怎麼看待?」
「能請您詳細說說……」
樂景鬆了口氣,剛剛那番做戲廢了他不少精力,他現在真的是身體虛的很。
在樂景準備坐上楊經綸找來的黃包車之前,一個剛才就在這裡躊躇不定不停徘徊的年輕人終於鼓足勇氣開口說道:「先生,我是你的書迷……我想問一下,您以後還會繼續寫作嗎?」
樂景堅定回答:「當然會。」
得到滿意的答覆,書迷終於滿意的離去了。只是楊經綸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怎麼了?有什麼你就說吧。」
然後樂景終於借楊經綸之口拼湊出了楊經綸這幾天在外面營救他的經過。
這幾天外面的確因為他的事而鬧得沸沸揚揚,楊經綸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發動了不少記者作者為他說話。而且之前和他站在同一陣營的禁菸派也在積極派人與警局進行交涉,其中鄭宜梁和周德璋兩位先生更是發動了自己的朋友圈,鼓動一群有名的筆桿子在報紙上發表各種各樣的檄文為樂景聲援,在這群大佬的努力下,此時的整體輿論方向就是以「同情守夜人,警察無法無天,應該儘快把無辜作者釋放」為主。
說起這個楊經綸還有些自得:「即便沒有薛大帥保釋,在我們的連番施壓下,警局也撐不了幾天了。」他也有些奇怪:「你什麼時候和薛大帥有交情了?」
樂景輕咳一聲,回答:「薛大帥的一個姨太太是我的書迷。」
「原來是這樣。」楊經綸恍然大悟,「怪不得薛大帥竟然給警局施壓,要求警局釋放你。」
「你應該還有其他事想要告訴我吧?」如果只是這些事情的話,楊經綸剛才的表情也不用那麼為難。
楊經綸聞言露出一個苦笑,「先生,恐怕您日後只能換個筆名了。你現在的筆名已經被當局封殺了。」
樂景並不感到吃驚,應該說在民國,如果一個文人但凡有點追求和抱負,想說點真話的話,那麼就避免不了被封殺的命運。史書有名的那些民國文豪每個人都有很多馬甲,譬如某個知名不具的周姓文豪,因為經常被封殺,所以曾用筆名足有181個。
民國的言論自由說白了,就是因為軍閥混戰,中央政府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力。你北平的政府還能管得了我們地方的報紙說啥嗎?而且真出了事,往租界一躲,華夏的警察也管不了洋人們的「國家」。還有的狠人直接出國躲風頭,順便在留學生間發展組織和黨派,正所謂流亡和造反兩不誤嘛!因此才給後世的讀者們造成了一種民國言論自由,文人大師們什麼都敢說的印象。其實民國被封殺的報館和文人真不少,還有不少人因為寫的文章太過「言論自由」而被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