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重梅忙道:“那日匆忙,沒顧上。”
華寶暄湊過來瞧了會兒繡品,默默將錦繡坊三個字記在了心底。祖母如此喜歡錦繡坊的繡品,改日他也要過去訂一件送給祖母。
******
錦繡坊的第一批孔雀花籠裙面世了。
白孔雀、綠孔雀、藍孔雀,開屏的、未開屏的,每件羅衫上的繡紋都不同。開屏的綠孔雀和藍孔雀斑斕炫麗,尾屏如扇狀,用紫、藍、黃、綠等多色絲線精繡覆羽。未開屏的白孔雀則高貴優雅,覆羽迤地舒捲,採用晶亮的白色絲線,繡出後輕盈飄逸,潔白晶瑩。
衣裙在店中掛了沒幾日,便售空了,同時接到多件花籠裙預定繡品。
張兀高興地招攬著客人,同時不忘打聽吉祥繡坊那邊的動靜,據說仿繡出來的那批衣裙起初賣了幾日後,如今已經無人問津了。
吉祥繡坊乃是一對夫婦所開,做了多年生意,夫婦倆都有些油滑。妻子孫氏是個能繡的,多年來一直繡被面帳頂,瞧著錦繡坊生意好,也動了做衣裙的心思。
鄭老二瞧著屋內積存的衣裙埋怨孫氏:“我就說別去做仿品,現在如何是好,難不成你還要去仿製人家的孔雀花籠裙?等我們都做好了,她又換別的樣式了。”
孫氏凝眉:“那丫頭怎麼如此能耐?”
鄭老二沒好氣地說道:“不是人家能耐,是你不行,你倒是也想幾個新花樣啊。”
孫氏恨恨地瞥他一眼:“我要能想出來,還用你說?”
鄭老二唉一聲道:“依著我,咱還是做被面帳頂如何?繡娘們都已做熟練了,非要去做衣裙。”
孫氏偏不服氣,瞥了眼錦繡坊的方向,心說:等著吧,早晚我讓你開不下去。
華寶暄在祖母的幫襯下,終於讓六叔點頭允他在家歇幾日。
這日他帶著兩名僕從轉悠到了朱雀街,在古玩字畫、珍珠布帛的店鋪間閒逛,忽然就看到了錦繡坊的招牌。
“原來在這裡。”他帶著僕從大搖大擺進了店。
店裡人多,張兀和劉掌柜早就招呼不過來,陸妙真恰好閒著,便與紅絨一道招呼客人。瞧見又有客進來,陸妙真忙迎上去問:“這位公子,可是要訂繡品。”
待她看清了來人長相,不禁吃了一驚。
華寶暄隨著他的朋友去過幾次月滿樓,聽過妙染的歌,如今乍見她在錦繡坊,還以為她也是來訂繡品的。聽她招呼自己,吃驚地問道:“你不是月滿樓的妙染嗎?怎麼在這裡?”
自在店內見到白藥後,陸妙真已經很小心了,等閒不下樓。今日看樓下人手不夠才出來的,原以為來繡坊的皆是女子,哪有女子到青樓的,因此不會有人識得她。誰曾想到,居然會遇到華寶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