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幽鳴琴究竟妙在何處,這琴以海底沉木製其琴身,水火不侵,而那七根琴弦,是由一塊天外隕鐵的殘片製成,其精妙之處便在這琴弦之上。
相傳周時,從天外落下一方隕鐵,周王尋能工巧匠,引天坑火,入純陽血,熔隕鐵,鑄下一方寶刀,名為寒月;鑄寒月之後,那幾位匠師,將多餘的殘片收於陰山之中,後至七國之亂,寒月刀落入始皇手中,匠師門人便將殘片取出,又造了一把琴,但這七根琴弦煉成時,卻無法發出清脆的樂聲,反倒是發出如同撕裂吼叫的鬼魅厲聲,十分駭人,而此人仍是將琴獻予始皇,並告訴始皇此琴需與寒月刀供奉一處,吸取刀上精氣,而自己將在一年之後為琴開封,為此始皇特命人在宮中,修建一作坊存放刀、琴,並為將來開封之用。
過了一年,匠師果然又去拜見始皇,同行的還有一人,據說也是一名刀劍師,他二人,在始皇建特建的作坊中為琴開封,每日精心打磨,一個月足不出戶,三餐也是由宮人送入。一日,守衛兵未聽見作坊之內有所動靜,便進去查看,卻見作坊裡頭擺著有了赤色琴弦的古琴,和一堆七零八落的殘肢,兩名刀劍師父的身體殘破不堪,根本無法辨認,但作坊內卻沒有一點血跡,宮人將此事稟報始皇,始皇大驚,一直將寒月刀與幽鳴琴存於作坊,數日之後,寒月古刀卻不翼而飛,唯獨留下了七弦琴,無論何人彈奏,琴都會發出有一種猶如啼哭般悲切餘音,餘音一起,始皇就記起一統七國時血腥的戰場殺戮,稱琴聲宛如鬼泣,便喚此琴為幽鳴,幽鳴一琴很快便在坊間傳開,更有幽鳴琴詛咒一說,始皇便派去人,找來了打造幽鳴琴的匠師的同門,來解除他的困惑,卻不曾想尋人未果,而宮中樂師推斷幽鳴琴吸取的正是寒月古刀精氣,而神兵流落已久,沾染過多血腥,故而幽鳴琴也蒙上刀上殺氣,當夜宮中又響起琴聲,侍衛宮人,死傷百餘人之多。幽鳴琴被封於宮中多年,直至始皇駕崩,始皇本想在他死後,將此琴作為陪葬之物,埋入皇陵,可惜始皇的後人沒有遵從他的遺命,還不斷的尋找打造寒月古刀和幽冥琴的工匠後人,一來是為了寒月古刀,再者,他們是想探尋幽鳴琴所藏的秘密,所幸秦傳二世即忘,幽鳴琴的秘密也隨之葬送,除了兩名匠師的後人以外,已無旁人知曉,兩家人隱姓埋名,四處流浪,其中一人逃至西域入了西域聖教,機緣之下他得了幽鳴琴獻給聖教教主,由聖教教主保管,卻在三十年前,幽鳴琴又重返中原。
然實情則是,幽鳴琴除去本身制材罕見以外,與普通七弦琴別無二致,但若能配以一部曲譜,確又能成其神兵之威,這曲譜中暗藏絕世武功,與幽鳴琴相合,能有聲動山河之力之。幽鳴琴之所以能如此傳神,除了仰賴江湖中人以訛傳訛,還有便是這部曲譜。而這玉筆書生自然想正其典故,摸清其來龍去脈
殷紅鸞瞧向戚梧桐,戚梧桐聽著玉筆書生問她依據,她只應了三字,’不知道’,殷紅鸞記起兒時她們常常鑽到黃鶯姐房中睡,可常常睡到半夜,梧桐便會大聲呼喊,到第二天問她,她只說是做了噩夢,可聽她描述夢中的情景又有些像真事,黃鶯姐姐說可能是梧桐從前當真經歷過什麼極可怕的事情,印象太深了,讓他們不論再聽到,還是看著,都不要問戚梧桐,更別再提起。殷紅鸞想戚梧桐或許真能分辨幽鳴琴也不一定。
不多時,鳳天翔又回到廳中,不單是他,還有清風道長的小徒弟,和清風道長,眾人皆十分驚詫,見清風道長轉醒,任子游也上前一問,清風道長只道,“反正同老夫年輕時瞧見的不大一樣。”
玉筆書生再余詳加追問,老道長也只是擺手不知,他也只得作罷。
清風道長好好瞧了瞧這說話的小姑娘,相貌清秀,雙目熠熠,笑著捋捋長長地白鬍子,誇她真是個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