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肯定是不能砍的,暴打石柱一顿都不能砍的。也是因着石柱这话白苏才反应过来,他的本意是可以去大青山里直接收集枯枝烂叶什么的。
可对于那些图方便的人而言,还有什么比砍树更快的呢?一户人家砍树可能没什么,可是一百户一千户人家一起砍树,那问题就很大了。
弄不好,大青山都能直接给你弄秃了。
白苏不想折腾出来化学产品污染水源,自然也没想过毁山毁林最后水土流失弄个什么泥石流出来。
所以最后教导的人数,就变成了考上秀才的这两百户人家了。
一来纸张什么的,的确是这些人家需求的东西。二来这些人家里也不乏家境殷实有其他买卖的。
也许有人会说,没人会嫌弃赚钱的法子多,家境殷实才更容易开办造纸厂什么的。
那就更没问题了啊,望江府就这么大,一个造纸厂差不多就能满足大部分需求了。这里要是开了两个造纸厂出来,望江府的纸张价格都要下降。
要是开了三家,他们的生意就需要往外延伸了。生意好不好是另外一个问题,要是真能开出来三家造纸厂,就算是为了自身利益他们也不会让第三十家造纸厂开办出来的。
至于这些都会了的人家,哪怕是以后不想去别的地方买纸,自己也能做出来不求人。
也算是一种折中的妥协手段吧,纸张的价格能降下来减轻民生负担,也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毁山毁林水土流失。
毕竟,比起控制三四家商户,控制上千户普通百姓人家可就难太多了。
等到所有人兴奋幸福的想哭的时候,白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制作笔墨砚的理论知识全部灌输了下去。
砚台没什么科技含量,就说一说而已。墨条什么的,还专门让人拿了材料过来制作了一遍。
别说,墨条的制作真的麻烦很多。真正的墨条制作没个两三天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白苏的东西,都是提前准备好,今天也不过是分段讲解而已。
像是用温火熬制了两天的牛皮,就是提前准备好的,现在给众人看到的也都是成品。在看成品的时候,将制作过程讲解了一遍而已。
就是反复的翻搅加水熬煮,逐渐熬制成皮羹的样子趁热弄掉里面无法融化的杂志就行了。
现场教学是从融合开始的,将熬制好的胶和松烟混合放在大国之中反复的翻搅成团就行。然后再指挥那些想要动手的学生还有学生家长将那一团团的东西搓揉着墨球。然后使劲儿的捶打,因着分的份儿数多,所以捶打起来效率也快了不少。
捶打的过程之中添加十两的樟脑,可以让墨香保持长久。为了加快晾干的速度,直接放在了炭火架子上继续捶打,等将里面的水分烘干,墨饼也就更加油润了。
最后就简单了,将墨饼塞到模具之中压制成型,拿出来最后晾干就好了。
制作过程之中,唯一算得上需要花费的就是牛皮。毕竟牛这种管制农耕牲畜的死亡率并不高,牛皮不好搞。
不过熬制的牛皮就是为了增加墨条的油润性而已,所以驴皮啊蛇皮啊猪皮什么的都行,就算什么皮都没有了,直接略过最后用猪油和胶替代也可行的。齐民要术上记载的那个房子,添加梣树皮汁和鸡蛋白也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的。
选择多多,看自家情况。
毛笔的制作没有演示,而是直接口头讲了一遍。找一根粗细适合的细竹裁剪成合适的长短,然后浸泡弄湿用绳子捆绑在木板上坤直,羊毛清洗筛选之后用篦子细细的笼过最后捆成一个笔尖再用胶水粘到弄好的笔杆里面。
做成什么样子,可以仿制你家孩子现有的毛笔的样子。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要是还有人不会,那就只能自己去买了。
笔墨纸砚的教学全部结束,天色都已经黑了。白苏没有留四五百人吃晚饭,今天过来上课的人心思也明显不在吃饭上了。
等所有人离开之后,白苏才疲劳的活动了一下身子骨。虽说一整天自己主要是动嘴,但说上一整天也是很累的呀。
转身抱住一整天都跟在自己身边的石菖蒲,白苏觉得自己很有理由要一个爱的亲亲。
第101章
白苏想让石菖蒲连中三元的话的确有一大半是说说就算, 可让石菖蒲继续科举的事情却不是开玩笑的。
童生考试一年甚至有两次,秀才考试如果没有恩科或者其他原因基本保持两年一次。石菖蒲这一次还是因着皇帝要大婚所以提前开了恩科,这才在白苏考的第二年跟着又能考了。
到了举人考试,那可是三年一次。而下一次考试时间,就在明年。错过了这一次,就要再等上三年时间了。
白苏不觉得他和石菖蒲的时间,应该浪费在等待上。所以就算不能连中三元, 但是直接考上去不浪费时间这一点绝对不能开玩笑。
所以早日前往江南求学的事情,也被白苏提上了日程。现在四月底, 明年举人考试时间在七月底八月初那段时间, 也就是说还有十五个月的学习时间。
石菖蒲半自学, 半是夫子教导的已经将举人考试的所有书籍通读了一遍。江南春那边还是没有断掉的, 每个月都会寄来一批学习资料。
有江南春自己出的题目,也有江南春搜罗的教材。每次石菖蒲回信的时候, 会将他写好的作业也寄过去。
就算江南春的学识再怎么出众, 这种远距离的一个月才能有一次的交流也并不是彻底学习的好方法。
所以石菖蒲前往正规书院学习的事情, 是真的不能耽搁了。
唐一唐二蹲在房顶, 看着书房内奋笔疾书的白苏。
上面还没有让我们回去的意思。唐一脸上哪儿还有平日里的嬉闹, 没有多余的表情就能带出来威严。
能在内卫里面排到一号, 也能想象的出来这人不可能没什么本事了。
唐二也皱眉看着书房里的人, 在唐二看来白苏算不上一个称职的官员。毕竟身为一个县令, 不要说县令的官府这一年多的时间都没穿过十次,县衙的大堂更是除了一开始处理几次事件去过之后后来根本懒得过去。
可就是这样一个简直算得上玩忽职守的县令,硬是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就让整个望江府发展了起来。
不仅让整个望江府的人再也没有饿死和冻死的人,就连整个大裕朝都因为这人多了不少赚钱的机会。
不说别的,光是那个水泥。边境城防硬是在一年的时间内,防御能力提高了不止一倍。曾经扛不住攻城车的城墙,现在都□□的厉害。
而水泥板铺成道路,让曾经从京城到望江府一个月的路程硬生生的缩短到了十天。而这十天,还是因为有些地方水泥板路还在建造之中的缘故。
唐二甚至都不敢去想,等到了以后整个大裕朝的道路都铺上了水泥板之后,是不是一个两月的时间就能跑遍整个大裕朝了。
要知道,这在以往没个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做到的。
唐二觉得,他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上面的人要派老大过来守着这个白苏了。而且,这一守就是一年,还没有结束的意思。
这个白苏白大人,真的很值钱。
大哥,你能看见白大人在写什么吗?唐二木着一张脸,看着对面房檐下的白苏持续奋笔疾书。唐一正经的时候,唐二还是会按照排行喊大哥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