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捡了一条命也不知道珍惜。这格物啊,对同一种圣物只有第一次最有效,后面效果就微乎及微,但消耗却是一样的。”
“他是又来找死吗?”
议论声并没有瞒着陈洛,而是就这么传了出来,陈洛闻言看了一眼那说话之人,他们坐的离自己不远,将王云看来,他们也用鄙夷的目光看回去。
陈洛没在意,只是淡淡地收回了目光。
这格物,确实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竞争关系。毕竟圣物道理就那么多,有人先格出来,其他人就落在了后手。像这种故意嘲讽打击来打压对手的,虽然下作,但是总有人会用。
对于这种行为,圣堂的态度是:儒心稳固,何惧嘲讽。所以也就没什么人管了。
陈洛只当是看了看小丑,随即就将目光落在广场中央的那棵阮竹上。
说起来,竹向来是儒生们最爱的草木之一。
比如苏坡仙,就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嗯,自家老师不算,那是师母的关系……
陈洛探出一道神魂,附着在了那株阮竹之上,顿时神魂仿佛进入了一个空荡荡的空间,而眼前只有一株三寸大小的竹笋。
“原来……这就是格物!”陈洛心中感叹了一句。
之前在中京时,自己和颜百川闲聊时,对方没少说儒门修行的那些事。
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陈洛在武道上给儒门留个门。
结果现在武道开了地仙大道,开了禅佛大道,唯独儒门是门都没有啊。
这其中,颜百川就是提到过“格物”。
正常的四品夫子晋级三品大儒,是需要自己悟出一条圣道道理,这里的格物,格的是自己过往的知识。
比如现在已经转世的苏连城,当初是怎么晋级大儒的呢?他格了自己与弟弟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悟出“亲亲兄弟之道”,这才一步跨入大儒境界。
但是,“物在先,格在后”确实一条捷径,直接去格一条圣道承载之物,岂不是能更快的晋级吗?
这种修行法子是谁提出来的呢?
方家!
其实,方圣的圣道“天即理”,提出的格物,是格天地至理。在方圣看来,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暗含天道,要通过格万物而感悟天理。
但是他那些后人,直接把理解带偏了。
方圣说格物要格暗含天道之物,那圣物应该就是吧?
那直接格圣物吧,这里面本来就有圣道道理!
然后就演变成现在这个模式。
在方家这种修行之下,原本的闭卷考试,变成开卷了。
难怪方家圣道最容易修行!
……
收回思绪,陈洛继续看着神魂视线中的那根小小的竹笋。
这小竹笋乃是阮竹中的圣道道理所化,接下来陈洛只要将自己的道理通过神魂落在小竹笋上,寻找得到共鸣,能让小竹笋成长的那一条道理,就是他格出来的圣道。
他也能凭此获得天道认可,踏入三品大儒境界。
嗯……正常来说,是这样的!
但是陈洛从王云的记忆中就发现,这“竹笋”有问题。
陈洛本尊的时候,儒门的圣道道理没接触一千,也有八百,自然不会陌生。
眼前这化作小竹笋的道理,分明缺了一股圣道道韵。
换言之,这是一条死道。
若是从中格出了道理,那终生都将困在三品境界,不得寸进。因为道理是死的,所以即便三品,也很容易陷入知识障而走火入魔。
这种行为,文昌阁不管吗?
陈洛细细感应,大约明白了原因。
首先,这种问题,恐怕至少要资深一品大儒才能察觉,而陵城地处边陲,能接触到的文昌阁最高官员也才二品而已。
其次,这阮竹,被人动过手脚。看上去这些夫子是用自己的道理来格竹,但实际上,这阮竹也在吸收这些夫子的道理,试图复苏那条死去的圣道道理。
而王云,就是一连七天七夜,让自己的道理全部被阮竹吸收,导致儒心破碎而死。
这一次亲自来确认了一下,陈洛明白,这就是一株妖竹!
对付妖竹和莫家容易,陈洛只需要匿名举报,寄往文昌阁即可。但是此时陈洛对那在阮竹上做手脚的人却有了几分关注。
对方在阮竹中又设下了一重道理,让这些前来格物的夫子的道理就仿佛鸡仔一般,乖乖地按照这道理的方式来运转。
这看上去更像是一场试验。
毕竟四品夫子的道理,有什么值得图谋的。可是如果同样的方式,控制的是大儒的道,甚至半圣的道呢?
莫家不见得会如实交代。
所以陈洛决定还是耐心一点,从那道理上寻找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