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偏偏,偏偏。
我正以為我可以開始和太子和睦相處,說不準還能培養出點兒感情來,上頭就給我派了四個攪局的。
據說是舒貴妃給皇上吹了枕頭風,將娘家侄女兒指給皇上做良娣。
皇上本就喜歡二皇子,但目前看來,他從未動過易儲的心,倒是從李禎很小的時候開始便對著他碎碎念,讓他要友愛手足,多照顧弟弟妹妹們。就差明著要求李禎保證要對李慎好了。
皇后和貴妃不合,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大抵皇帝是怕自己百年以後,太子對自己最寵愛的二兒子不利,便一直想著拉近兄弟倆的關係。
貴妃就給皇帝吹了這樣一個枕頭風。
貴妃的哥哥乃當朝御史大夫舒錦仁,背後更是臨安大家族蘇家。蘇家自古以來出了二十幾位兩榜進士,確實是書香門第,也難怪二皇子被薰陶得這般溫文爾雅。
貴妃對皇帝道:「如果太子能娶了我大哥家的嫡女為良娣,那豈不是很好?臣妾的母家,現在盡全力輔佐陛下,日後亦定會好好輔佐太子殿下。」
貴妃一向是個話裡有話的人。雖然誰都沒覺得皇帝會易儲,但難免會有人覺得舒家定會站在二皇子身後。貴妃這一招走得著實秒,既讓舒家也跟東宮攀上了姻親,還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表現得一點兒野心也沒有。
皇帝自然也覺得很好,就把這番話跟皇后說了。
本來吧,太子沒有幾房姬妾便是不可能的事兒,只是皇后沒想到舒貴妃能噁心人到這個地步。
而我也沒想到,妾室會來得這麼快。
帝後二人並不知道我和太子的感情進展——雖然仔細來說也並沒有什麼「進展」,撐死就是從看不順眼到了能比較和平相處的地步——總之皇上還存了給太子多添幾個新人安撫一下的心思,除了舒家的那個姑娘外,還一口氣指了三個。
皇后表示沒有意見,唯一的要求是四個人同一天過門。她想的大概是要打貴妃的臉。
最終傳到我這兒的消息是,太子府即將多一位良娣,一位良媛,兩位儒人。
我很懵逼。
李禎是個絲毫不上心的。
他對自己大婚的事情都沒上什麼心,新婚夜才發現搞錯了人,那對娶妾室這種事情,便更是上心不起來了。總之連畫像也懶得看,名字也搞不清,一應都交給了我安排。
我對他道:「殿下你別這樣,執掌中饋這事兒我不擅長啊!我娘就沒指望過我嫁給高門大戶的長子嫡孫做當家主母,也就根本沒教過我這些啊!」
其實我娘也不擅長這些,我家都是大嫂嫂管家的,大嫂嫂進門後我娘可開心壞了,這句話我沒說出來。李禎給我指了條明路:「你先隨便應付一下,實在不行就去母后跟前哭,讓她指派一個得力的嬤嬤幫你。待那幾個進了門,你看誰比較擅長管理內務,就讓誰去干唄。」
我先是覺得這主意不錯,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勁兒。那這豈不是意味著我連著日後打理六宮的權力也一併交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