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contentadv">
姜三郎面露凝重,說:「等我回去跟孫里正商議商議,看看怎麼辦。」
這事兒非同小可。
不僅要預防人員傷亡,還要商議怎麼樣才能讓周邊百姓不至於將種子都搭進去。
一旦洪水來襲田地絕收,百姓又失去大量糧種,再面臨夏賦的催逼,以後日子恐怕難以為繼。
而朝廷對這種小面積災難根本不會關注,到時候賦稅一樣不會少,最後只能讓百姓不得不拖家帶口逃田。
如果認為同鄉百姓逃田跟你沒關係,那可大錯特錯。
因為他們沒繳納的賦稅,將會平攤到餘下人的頭上。
逃走的越多,分攤到餘下人頭上的賦稅也多。
這就造成一家逃,聯保的十家跟著逃,即便他們沒損失多少。
而十家逃,就面臨與其相關聯的數十家也必須逃。
到了最後,可能造成整個鄉鎮的人全部逃亡。
東陳村的人雖然富裕了,可再富裕也無法承擔全鄉的賦稅。
所以一定不能讓百姓損失太大,更不能讓他們覺得非逃不可。
這事必須跟里正溝通,再由里正出面,讓各村村民做好應對洪水的準備。
隨後,姜三郎帶著兩個侄女與一對雙胞胎兒子,還有一堆東西,匆匆趕回鄉。
櫻寶與姜泉姜成暫時不回去。
因為她們還要趁著年底這段時間多多掙錢。
這幾天,鋪子生意越發好了,貨倉的栗子糕與柿餅子幾乎賣光。
不僅如此,金耳雪耳宣告售罄,葫蘆也只剩下擺在門口的兩個樣品,一個貼著招財進寶,一個貼日進斗金。
這還是姜泉不讓賣的緣故,不然連這兩個也被人給買去。
「縣城的人可真有錢。」姜泉感嘆一聲,轉頭詢問大哥:「你盤好帳沒有?咱們這月與上個月能掙多少銀子?」
姜成埋頭撥打算盤,並不理會他。
櫻寶心裡卻有大概的估量,蓋幾間大屋的錢肯定夠了。
等開春,她要蓋三間,不,蓋五間大瓦房,還要蓋個防火防水的大庫房。
再用珍貴木料打制一溜兒的桌椅家俱,以後接待客人也體面。
來自家鋪子買東西的人,大多有點兒家底,可不能讓人覺得自己店鋪上不得台面。
她要在縣城打造一個獨屬於姜家的特產店鋪,哪怕以後有人跟風,與她家鋪子打擂台也不怕。
自家有無根水,還有特效藥丸子,再不濟她掛牌給人看診,專治疑難雜症,總能吸引不少客源。
姜泉見大哥不理他,又與小堂妹說話:「咱們這次若掙的多,就再買一輛馬車吧。」
里里外外只用那一輛,也太不方便。
聽到這話,姜成抬起頭:「你說的對,要不先從我這裡支一百兩銀子,你和櫻寶去騾馬市買輛馬車回來,咱們過年也方便來去。」
櫻寶拍手贊成:「對對!就買輛馬車,咱們現在就去。」
遲了騾馬市也不開張,都回家忙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