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頂就在明教小朋友滴心窩裡~~
——《光明頂在哪裡》詞:林一顰
曲:同春天在哪裡
「西域、崑崙山脈中,地形特點是沙漠和雪峰,有個鄰居叫做崑崙派,對吧?」
甘涼道上烈日炎炎,秋老虎在散發最後的餘熱,一個頭戴寬沿草帽的女子手持地圖微微顫抖,腦門青筋暴起,明顯在努力壓抑火氣。她對面的青袍男子卻絲毫沒受天氣和近在咫尺的怒火影響,眯著眼睛笑的牙齒晶亮,非常純良無辜的點了點頭:
「嗯~老婆真有思想見地~~」
「……思想有多遠……
你就給我滾多遠!!!!!你丫知不知道西域多少萬平方公里?僅崑崙山脈就有2500公里長!!!還沙漠、雪峰、鄰居,就這麼點線索你當去火星玩耍嗎??!!」
背景是風沙滾滾的河西走廊,人物是河東獅吼的小林同學。
光明頂在哪裡是一個具有相當深度的哲學問題。旅遊學中,光明頂一般指黃山三大主峰之一。當然,那是穿越前。而明教總壇光明頂,則連創世大神金庸後爹,也並沒有指出它的詳細地址門牌號碼。
韋一笑當日堅拒說不得搭順風車,林小仙只道他熟知路徑不需嚮導(這說明ET也有單蠢的時候)。誰知道一路西行,經過河南、陝西直到甘肅,才發現韋一笑也只是聽過教友描述,並沒有光明頂的詳細資料。
正如賓拉登不會把老窩告訴美國,身為本行業老前輩的明教自然也不會把坐標告知天下。
如此一來,報到變成了探險,什麼時候能到達目的地變成了未知數。林一顰只能結合道聽途說和地理知識,確定了光明頂的大概範圍。
要去崑崙山,取道直線需要橫穿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形複雜的無人區沒有任何補給,就算有越野車也極其困難。
而千百年來絕大多數旅人的選擇,是經過河西走廊西出玉門關,取道向南,沿著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進入崑崙山脈北麓。光明頂大概就在若羌南方。(圖中粉紅色圓點)
傳聞中崑崙山沙漠與雪峰共存的奇景,只有這一段山脈才會有。
你沒看錯,這條漫長而艱險的道路,一般被稱為——絲綢之路。
把重走絲綢之路當作度蜜月,可算是許多驢友畢生夢想之一。財色兼收美人在側,邊走邊玩何等快活。因此林小仙這止不住的焦躁,並非新婚綜合症。她擔心的來源是:野豬的油表指針越來越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