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不是這種討論,你看看這都是什麼?誰關心你哭了笑了,餓了飽了,跟爹媽吵沒吵架?我要的是公共氣氛!麥窩吐槽春晚,我們就不能也吐槽麼?」
<div class="contentadv">
「我們也帶動話題了,可用戶就是沒興趣。」
「他們安排的太周密了,針對每個節目都有,一大幫段子手在烘托氛圍。我們連個段子手都沒有,吐槽乾巴巴的,戳不到用戶的點。」
騰訊微博捨得花錢,但根子上就走歪了。
比如用戶可以直接用QQ帳號開通騰訊微博,好友關係、動態等等都可以同步,貌似很棒,其實根本不搭。
QQ是一種熟人、半熟人、將成為熟人的社交關係。
而微博是什麼?
微博是公眾平台,是公眾關係鏈,大家基於某個熱點事件,暢所欲言,快樂吃瓜,形成一種社區氛圍,此乃微博之靈魂。
騰訊缺乏這樣的靈魂,更多是用戶玩小圈子,自說自話。
「對了,明星呢?」
「他們不說會互動麼?」
「是互動了,但……」
「但什麼?劉翔發微博了麼,我看看!」
此人調出劉翔的頁面,一瞧,人家確實發了:「#微博拜年#除夕了,給大家拜年了,大家都看春晚了麼?」
他眼睛都綠了:「沒了?」
「沒了!」
「就一句話?」
「一句話!」
「哎呀我,我……」
他險些一口氣沒上來:「這種東西誰感興趣啊,誰會跟你互動啊?你好歹發張圖片也行啊!」
隨後,又看林丹的,易建聯的,內容都差不多,惜字如金,跟上班打卡一樣。
那些娛樂明星要活潑一點,起碼帶張圖片,但也僅此而已。
這又涉及到另一個核心:輸出觀點與分享!
麥窩微博上的韓寒、徐靜蕾、李開復、周鴻禕等一大批大V,他們發的內容是有觀點的,是有分享欲的。
那麼很自然的,網友也願意跟他們互動。
而騰訊微博上的名人,要麼過於高冷,要麼水準不行,互動不起來,營造不出公共社區的氛圍。
「……」
此刻,運營人員看著自家微博只能幽幽嘆了口氣,表面上也熱熱鬧鬧的,實則呢,壓根沒什麼價值。
………………
今年春晚有幾個亮點節目。
旭日陽剛的《春天裡》,周杰倫、林志玲的《蘭亭序》,林志玲和董卿比賽發嗲……但太少了。
微博給了很多人一個抒發的渠道,並且陪伴他們度過這漫長的晚會。
到第17個節目,姚遠買的小品上了。
歷史上,本山叔這是最後一次在春晚亮相,從此以後,他將徹底的告別春晚舞台。三代目退了,由於創作能力下降、審查環境等因素,小品進入八股文時代,再無接班人。
開心麻花明年才首次上春晚,到14年小品《扶不扶》的時候,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其實水準也就一般,怎奈矬子裡拔大個,在後世算最棒的了。
現如今,姚遠把《扶不扶》這個小品提上來,就是為了炒一波。
因為本山叔今年的作品非常爛,堪稱職業生涯最爛的一次。新老交替,鮮明對比,製造話題的同時,開心麻花也可以藉此上位!
(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