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是上海中聯輪船公司的一艘豪華貨輪,老闆叫蔡天鐸。
國共內戰後期,大批人逃離內地,1949年1月27日,太平輪搭載著一批乘客去往台灣,在舟山群島附近與一艘船相撞沉沒,932人遇難。
其中有很多果黨的官員名流。
而蔡天鐸陷入賠付官司導致破產,到了台灣做起了律師,後來生了個兒子,叫蔡康永。
海峽兩岸出過不少「太平輪海難」的文藝作品,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寫過小說《謫仙記》,被謝晉拍成了一部電影《最後的貴族》,原本想讓林青霞當主角,沒成功,換成了潘虹。
如今,吳宇森又拍了《太平輪》。
小馬奔騰是主要投資人,其次還有游族影業、中影、華誼等等。成本4億,章子怡、金城武、黃曉明、宋慧喬、長澤雅美等等,連客串的都是大牌。
拍大片嘛!
兩部《赤壁》還沒被坑夠,不知道怎麼就這麼迷信吳宇森,巴巴的又趕著送錢。最迷惑的是,《太平輪》也分成了兩部上映。
在11月末的時候,韓寒《後會無期》率先亮相。
影評人不待見這部片,姚遠卻覺得還不錯,甚至是韓寒最好的一部電影,最後拿了6億多票房。
12月初,《太平輪》就轟隆隆的開過來了。
然後,嘩!
沉的毛干鳥淨,底都不剩。
「節奏慢,鋪墊太長,船都沒看著就結束了!」
「拜託!我們是來看海難和大特效的,誰要看你黃曉明和宋慧喬談戀愛啊?何況談的還那麼爛!」
「什麼戰火中的思念啊,一生的等候啊,都是老古董的愛情模式,對現在的年輕觀眾來說太矯情了。」
「吳大導就像一個早已被時代淘汰,還孜孜不倦給年輕人講道理的老先生,拍出了一部匠氣十足,工整嚴格又無聊沉悶的電影。」
「媽的!花錢看了129分鐘的預告片,船呢?」
《太平輪》上映第一天,院線給予厚望,排片高達34.61%,但平均上座人數只有16人。
院線是最實際的,第二天排片狂降,第三天已經到了8%。
而有於佳佳攪混水,在網上痛罵,讓影院不排片,連帶著很多原本的潛在觀眾也放棄了觀影。
上映一周成績出來,才7000萬票房,比歷史上更爛。
與之相反,寧浩的《心花路放》同期上映,節節攀升,口碑票房俱佳。
「這是一部經得起時間打磨的電影,寧浩以一個三俗的獵艷之旅的軀殼,包裝了一顆追求藝術的良心。」
「寧浩是一個高水準的拷貝達人,他模仿蓋里奇、科恩兄弟都能照虎畫虎,這一次的《心花路放》,有人說他像賈德-阿帕圖,這種高水準的不同題材的適應性,讓寧浩成為青年導演中最有商業號召力的一位。」
「《心花路放》是一鍋重口的麻辣燙,其實它是一碗溫暖的心靈雞湯。辛辣可口的外衣,苦口良藥的功效。」
…………
「哦哦!」
「不好看!不好看!」
杭州一家影城,《太平輪》放映結束,吳宇森親自登台路演,結果底下一片倒彩。
主持人縮短流程,匆匆完事。
吳大導下台就黑臉,嘴裡嘀咕著連休息室都沒去,直接上車走人。張家振陪同著,勸道:「不要動氣,你好容易才撐過來。」
「我沒事,我只是搞不懂,怎麼好像突然就不一樣了?以前我的片子多受歡迎,現在卻被人罵!」
他確實搞不懂,或者不肯承認自己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