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體》第一部。
<div class="contentadv">
第二部就沒連載了,直接出版。
「《流浪地球》那期還有麼?」
「有的!」
於是又翻找,拿來一本2000年7月的雜誌。
以紅色為主色調的封面上,是一個身著民族服飾的女子騎著白馬,背景是怪異的科幻建築,這是為短篇故事《我想回桂林》的配圖。而《流浪地球》被放在封面的左下角,作為「銀河獎徵文」推薦給讀者。
「這期我印象很深,《流浪地球》是全文登載,劉慈欣當時的稿費是2000多元,最高標準了。」
「保存的真好!」
姚遠摩挲著封面,有點愛不釋手的意思,姚海軍見狀,忙道:「您既然喜歡,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他把《流浪地球》這期收藏起來,笑道:「我來成都,順便到這裡瞧瞧,也剛好有件事就一併說了。
今年銀河獎幾月份舉辦?」
「9月12號!」
「在成都?」
「對!」
「那正好!8月份雨果獎開獎,如果《三體》拿了獎,你們就把劉慈欣請來,熱度天然就有了。」
「中國作家能拿雨果獎?」姚海軍嚇了一跳。
「哎,別妄自菲薄,《三體》正在西方世界慢慢傳播,不少文化名人都在推薦,不是沒可能拿獎。
今年由我來贊助,各方面都交給我們,至於獎金麼。」
姚遠想了想,道:「長篇100萬,中篇、短篇各50萬,其他的都是10萬,以後就按這個標準。我不干涉你們評選,只管掏錢。
此外,最好從明年開始,再加一個網絡科幻文學獎,一個科幻遊戲、動漫獎,你覺得如何?」
「……」
姚海軍以及全體編輯無語,拜託,我們現在最高才10萬!你上來就100萬,還要年年搞,好吧,這點錢對你不值一提。
「想壯大科幻力量,光靠愛發電可不行,必須要重獎才能激起大家的積極性。既然你們不反對,那就這麼定了。」
姚遠從進門到現在,總共沒有一個小時,咔咔咔就拍板了很多事。
《科幻世界》有骨氣,但有骨氣也需要錢,碰著個真心誠意的金主,索性就從了。
而就在他要動身離開的時候,姚海軍忽道:「姚先生,您熱愛科幻,想拍很多影視作品。我知道有一篇小說,設定非常驚艷,我本人覺得拍成電影會很有看頭。」
「哦,什么小說?」
「《BJ折迭》,作者叫郝景芳。我這有她的書,您可以看一眼。」
說著,真拿來一本小說合集,其中的一篇正是《BJ折迭》。
「……」
內容很短,姚遠粗略翻看,表情微妙。
《BJ折迭》在2016年獲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按理說應該載譽而歸,結果在國內口碑稀爛,很多人罵。
首先它的故事很平淡,看點全在設定:
說在未來的京城,整座城市被分成了三個空間,第一空間有五百萬人口,生存時間是從清晨六點到第二天清晨六點。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