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清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眼露深思。
的確如慕謙所想,裴清是擔憂他會走向他不願見的那一幕,但就在剛才那一瞬,他是真的相信慕謙的守護大魏、踐行誓言的決心,因為一個人的眼睛是騙不了人的。
在這個禮樂崩壞、朝代頻繁更迭的亂世,皇室衰微,天子失勢,群雄並起,權欲薰心的諸侯們早已不記得什麼君臣之道,滿朝文武大多也只顧著爭權奪利,有幾人能將百姓疾苦真正放在心上?如此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怎叫人不痛心,又叫他怎能不痛恨那些唯恐天下不亂之人?
是故,如他這般滿心滿眼都只有蒼生的人,他對那些人的看法便可以想見了。
所以,為了大魏江山社稷可以不計任何個人榮辱的慕謙自然也就成為了少數能入他眼的人。雖然他二人出發點有根本上的不同,但就結果而言,最終都是造福於蒼生。
而尤為讓他欽佩的是,如果是慕謙的話,他相信,就算是要他用自己的人頭來換天下太平,他也毫不猶豫地去做。光憑這一點,大魏上下乃至整個亂世恐怕都再找不出第二個。
試問在這亂世為官者,有幾人能真正做到為了家國利益可以完全不計個人榮辱,甚至不惜犧牲性命?
正因如此,裴清才忽然替慕謙可惜。他雖也心懷蒼生,但若要排位,或許在他心裡,報答昌盛帝的大恩、效忠楚氏天下、守護大魏江山更為重要。倘若這個人能將他所有的心思都用在為蒼生謀福上,那該有多好……
老實說,對於慕謙的坦蕩無畏,裴清已經不止是欽佩了,他已經開始為慕謙的人身安全擔憂了,畢竟狹隘多疑的楚隱不是楚天堯,更無法與昌盛帝相提並論。
慕公啊,但願你此去平安無事,也願大魏平安無事。
他就這樣在原地站了許久,直到所有人都散光了,老僕林安來叫他,他才回過神來,在老僕的攙扶下朝太師府的馬車走去。
第89章 征人歌
十一月甲子(初六),帝都大梁城。
風雪雖停,陰霾未散,今日帝都的天空格外陰沉,但城中的氣氛卻異常的熱烈高漲。
但見自城北正門靖遠門一直通到皇宮正門明暉門的沿途大道上擠滿了夾道送行的百姓,熱情的民眾在道路兩旁排成長龍,幾乎讓維護秩序的禁軍將士招架不住。
魏巍皇宮正門明暉門威嚴壯麗,樓開五門,皆金釘朱漆,壁皆夯土版築,樓上雕樑畫棟,朱欄彩檻,碧瓦飛甍,峻角層榱。
今日,明暉樓中門大開,少帝攜百官在此擺駕,親自為慕謙送行,鮮艷紅毯從乾陽殿一直鋪到了明暉門,沿途龍旗招展,禁軍肅列,文武百官夾道,場面不是一般的隆重。
城北靖遠門外,奉命出征的五萬禁軍已集結完畢,整裝待發。
此外,少帝還下旨,命駐守北境、距離九源最近的兩個軍府——羲庭軍和紫耀軍各抽調部分兵力,共計八萬援軍赴藏谷關救援。
隆重排場下,百官簇擁中,明暉中門前,楚隱取過姚輔仁高舉的龍紋金執壺,親自往兩隻式樣相同的龍紋金杯中斟滿酒,而後將其中一杯遞與慕謙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