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御階之上的少帝含淚責問:「尊貴的皇帝陛下,自您登基以來,哪怕只有一瞬也好,您可曾想過要平定天下,終結這戰火不斷的亂世?您可曾想過要為天下蒼生謀求福祉,可曾想過讓大魏的百姓都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楚隱被問得啞口無言,殿內眾人也都悶不做聲。
此時,一直默不作聲的裴清突然開口:「大將軍一腔赤誠的確令人欽佩,但大將軍何以認為,只要厲王做了皇帝,戰火就一定能平息,大魏就一定能得太平,百姓就一定能過上安穩日子?」
仇正也不避諱,直言道:「或許厲王確非善類,但他卻有足夠的魄力和雄心,也有帝王的鐵腕和殺伐決斷,而這些是陛下所沒有的。當今亂世,大魏四面強敵環伺,覬覦中原沃土的人比比皆是,大魏需要一個有魄力的雄主強君,否則中原遲早逃不過改朝換代或被他國吞噬的命運!」
伍、楊二人終於明白了楊慎叛變的心理和動機,雖是偏激的歪理,但的確有說服人的蠱惑力,這大概就是他被楚天承洗腦、成為他謀奪天下的一枚棋子的原因吧?難怪厲王能策反他,只可憐他那一腔渴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定的赤誠之心竟然成了楚天承實現野心的踏腳石!
這就是楚天承的高明陰狠之處。其實,他從未說過要做皇帝的話,卻曾明里暗裡向仇正灌輸過很多鐵腕治世理念和平定亂世、一統天下的宏圖大志,說他擔憂大魏蜷縮中原遲早會被吞併,說他對楚天堯父子的偏安和不作為表示憂心,並不著痕跡地挑起仇正對楚隱的不滿,離間他們君臣,直到最後終於潛移默化地策反了他!
仇正是自己「心甘情願」做這個在檯面上為楚天承奔走的謀逆反賊的,只為了能將寄託他希望的楚天承推上至尊寶座。
只見他仰天感慨道:「面對如此兇險之關,慕公都能逃出生天,看來是天意如此啊!」
因為經歷過人世間最慘烈的戰火傷痛,所以他恨一切唯恐天下不亂的野心之輩,故而他雖知獨孤仇反抗楚天堯是源於庚寅舊事,卻依然不能容忍禍亂天下、殃害無辜百姓的人。
故而即便慕家父子從未有過不臣之心,也不曾有過任何逾矩之舉,甚至父子倆多年來一直都很低調,他卻還是對他們始終心存芥蒂。慕謙功高震主,位高權重,他怕他跟前朝那些位高權重的武將一樣最終會造反,而慕榮的「囂張」和「目中無人」更讓他打從心底里認為,這父子倆都不是省油的燈,只怕遲早有一天會掀起腥風血雨。
所以,他才會被楚天承的那一套說辭蠱惑。
其實到了今夜,到了此時,他已然明白,他不過是被楚天承利用的一枚棋子罷了,但他依然無怨無悔。今日他不被楚天承洗腦,他日也必定會被其他人煽動,只要楚隱一日不做出改變,他遲早還是會走上這條不歸路,因為他心中渴望太平的心愿是那樣的強烈!
他又看向御階之上的少帝,忽而下跪請求道:「陛下,仇正犯上作亂,自是罪無可赦,但我手底下的弟兄是無辜的,他們都不過是聽我的命令行事罷了,懇請陛下開恩,赦他們無罪!」
隨即,在眾人都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仇正猛然起身,震碎了束縛自己的繩索,伴隨著伍、楊二人異口同聲的「不要!」,仇正決絕地朝自己的天靈蓋猛然一掌死命拍了下去,頓時獻血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