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最要緊的仍然是安戢武這根釘子,越快將他清除越好。
又三日後,剛好在九月戊寅朔日這天,大梁七萬討伐大軍集結完畢,其中戍衛禁軍四萬,包括驍騎軍和鴻明軍,此外還有奉旨隨征的乾寧軍,白崇任副帥,廖寒英、蘭寧、璩華皆隨征。
一如當初慕謙率八萬北征大軍出征時的情形,慕謙亦在明暉門外親自擺陣為白崇及眾將士餞行。
================================
九月己丑(十二日),南境,丹河過處,桂嶺軍府治所嵇方城北郊。
靜謐的秋夜,潺潺的丹河,寂寥的營地。
此刻各營皆已熄燈安歇,除了營地間來回巡邏的士兵和有序燃燒著的火光,整個營地異常安靜,甚至顯得有幾分陰森。
經過旬日行軍,討伐大軍已行至旭方以北的桂嶺軍府轄地,大約再有兩日路程,大軍便可抵達旭方轄地。
這十多天來,大軍行進速度還算正常,基本上以每日五六十里的速度行進,直到這一夜,一個意外的訪客打破了一切,也改變了後續所有發展的走向。
只見一縷輕盈的黑影倏地飄進了中軍主帳,不曾驚動任何人,甚至連夜裡的涼風都不曾驚過一分。
是時,白崇正在帳內看著兵書,忽而燭影一晃,他立刻警覺地將手伸向放在案邊的劍。
然而,他的手才剛觸摸到劍,一把冰冷的匕首便已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他伸出去的手生生停在了劍上。
只聽一個千嬌百媚卻又透著讓人脊背發涼的女聲悄悄話似的在白崇耳邊道:「白樞相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否則驚動了外面的人,在下可不敢保證這刀刃會不會在您的脖子上劃條口子。」
白崇正襟危坐,將手緩緩收回,也儘可能地壓低聲音問:「來者何人?」
身後傳來女子陰狠中又透著妖媚的聲音:「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下是來給白樞相指一條生路的。」
給我指條生路?清天朗日的,這人怕不是在說笑。
白崇擰眉問:「此話何意?」
但見背後之人彈出了一個什麼東西,案頭的燭光便被打滅了,好讓外面的守衛以為白崇終於安歇了,架在白崇脖子上的匕首這才緩緩收了。
緊接著,身後之人腳下幾乎沒有聲音地繞到了白崇面前,站定。
皎潔月光如流水般穿過軍帳的西窗,將將好映照在女子的臉上,反射出一雙秋水明眸。
白崇憑藉多年的經驗判斷,眼前這身著夜行衣蒙著面的女子手上必定有不少人命官司。
只見她眸中冷笑著拱手道:「白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