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叛軍還與南齊勾結,裡應外合困死了窯州城,令鎮陽軍無法分兵救援長平侯!
楊進最後在奏疏中嚮慕謙請罪,長平侯為了不牽連窯州城數萬百姓和三萬鎮陽軍,以身犯險引叛軍入鍾靈山,而他因鎮陽關外居心叵測的五萬齊軍以及窯州城北安戢武留下的一萬叛軍而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南齊此次的領兵之將乃是南齊大將唐狄!
楊進道他不能置窯州城數萬百姓的生死於不顧,而鎮陽關更是直接關係著大周邊境的安危,事後若長平侯有任何不測,他願以命贖罪!
得知慕榮有生命之危,慕謙當即就失了分寸,也顧不得場合,當著百官的面便連聲哭道不該讓榮兒去南境巡視災情,若是榮兒有個三長兩短,他將再無活下去的意義,也將無顏再見亡妻。
滿朝文武聞之也立刻炸開了鍋,紛紛怒罵安戢武不忠不孝,不僅舉兵造反,還通敵叛國,欲與外敵謀害皇子,罪大惡極,當誅九族!
而楊進的軍報中最讓人意外的莫過於白崇的背叛,許多人都不敢相信白崇會做出這等事。
慕謙心急如焚,道這些都不重要,現下最重要的是榮兒的安危,當下便要調禁軍前去救援,卻不料遭到裴清阻攔。
裴清道楊進的軍報是五日前發出的,此刻窯州和鍾靈山究竟是怎麼個情形他們皆不知,說不定長平侯已脫險。
慕謙哪裡肯聽,仍執意要派兵前往,裴清再進言,白崇此番領兵出征,已帶走了四萬禁軍,京城禁軍守備能力已有所減弱,若是此刻再調動禁軍,恐會引來有心之人的覬覦,若因此造成京城有什麼閃失,只怕悔之晚矣。
慕謙仍是不肯聽,一向溫和仁善的他竟怒斥裴清此言無異於叫他對慕榮的生死不聞不問,質問他是何居心,弄得裴清苦笑不得,好在慕謙沒說要御駕親征,還知道這種時候他不能輕動。
所以,裴清倒也不惱,繼續勸諫,提醒慕謙南境還有秦蒼的三千玄甲,並且秦蒼身上還有一枚陛下御賜的金牌,憑此金牌可調動全國兵馬,包括白樞相帶去的那七萬大軍,即便白樞相真的叛變了,他們也能憑此金牌調動討伐大軍。
滿朝文武聽了裴清的話都覺有理,紛紛附議,要慕謙冷靜。
慕謙的理智被拉回了一些,但仍不放心,道他只有這一個兒子了,他若有個萬一,叫他如何是好。
裴清寬慰道,長平侯睿智果決,英勇無雙,且有上天庇佑,一定會逢凶化吉的。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高亢地響起:「陛下並非只有長平侯一子!」
一言驚四座,殿中君臣皆望向說話之人,正是戶部尚書沈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