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太師牢記今日之誓,此匣內是一道密旨,朕就將它託付於你了,來日大魏若生變故,太師可請出此詔,以保我兒江山。」
「老臣遵旨。」
……
「樞相請留步。」
「太師。」
「老朽一直有個疑問,不知樞相可否為老朽解答。」
「太師請講。」
「關於當日崇華殿中之事,樞相何以兩年來從未問起?難道樞相就一點也不好奇先帝究竟交代了老朽何事嗎?」
「身為臣子,便該恪守人臣本分,君若有命,為臣者遵旨即可,豈能為逾矩之事?」
「……先帝曾賜予老朽一把誅賊衛國的尚方寶劍,囑咐老朽在必要之時請出此劍。所以,老朽望樞相此次出征務必多加珍重,切勿辜負先帝的信任與重託,否則樞相盡忠報國、大公無私的一世清名就要毀於一旦了。」
「多謝太師,謙定會牢記太師之言,今生今世絕不負先帝所託!」
「如此是為大魏之福,蒼生之幸,自然再好不過。」
……
「慕公,阿耀已經為他所做的一切付出了代價,我不敢奢求你能原諒他,但我懇求你,能否看在太祖和先帝的份上完成阿耀最後的心愿?」
……
「願中原在慕公的治理下山河永固,海晏河清!」
「謝謝您肯完成阿耀最後的心愿……願陛下萬壽無疆,壯我河山,佑我子民,復我太平盛世!吾皇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萬歲!!」
……
「老太師,可知我今夜召你前來所為何事?」終於還是慕謙率先發問了。
裴清與玉林來時,正看到常安送符文彥出崇華殿。擦身而過時,與符文彥眼神相交的剎那,兩個老傢伙的心裡便已有了數。
故而,當慕謙擺出一副託付姿態問出這句話時,裴清心生無限惋惜和感慨。
與當年面對楚天堯時心境全然不同,今夜他整個人從內到外、心裡眼中皆充滿真誠,不再有任何的狡猾和偽裝。
「老臣……明白。」
慕謙聞言一笑,與明白人說話就是這麼省心。
「老太師,不瞞你說,我這一生,先從軍十餘載,後為官近二十年,自詡看人還是比較準的,可唯獨老太師,從前我無論如何都看不懂。」
裴清一聽笑了:「陛下言下之意是如今看得懂老臣了?」
慕謙憶起從前這個人總跟防賊似的對自己充滿敵意,便不由內心暗笑。
「你我曾同朝為官,老太師對任何人都很和善,卻唯獨對我充滿敵意,老實說,我曾一度為此苦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