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她總那麼看他,是因為這個?皇帝面色未變,心裡將信將疑:「這就算是鍾情了?那寧妃、何才人她們,豈不是個個都算得上對朕一往情深?」
他可從不認為那幾個女人巴結討好他是出於什麼真情。除了這幾個御妾,當初他在關中就藩的時候也曾被女子示好,那都能稱得上什麼真情?真情二字哪能如此廉價。
王智大搖其頭:「那決不能混為一談,您想想,寧主子她們,可有哪個說得出這姑娘最後那番話?」
皇帝心頭微動。她先是哀求爭取,見他無動於衷,就傷了心,決然放棄。雖不能說會傷心放棄就是真情的佐證吧,可像寧妃她們那樣單純看在他的身份、陪著小心討他歡心的女人,確實不可能有膽量流露出半點將他推開的意思。
敢放棄,說明自尊自持,自尊自持的人就不會自貶身價只為巴結討好。這麼說也有理,不過……
「你又怎知,她不是摸准了我的性子,故意要那麼說,欲擒故縱呢?」皇帝平淡道。
王智笑得一派祥和:「爺是多慮了吧,天下哪能有那麼多的何才人呢?」
錢元禾本還興奮異常,一聽見「何才人」三個字,神情就僵住了。
在外人眼裡,那位何才人是替寧妃做了馬前卒,捋錯了虎鬚被他賜死,僅有近前的幾個人才知道,他是得悉了那女人私下與潭王互通消息,換言之,是潭王派來刺探他的細作。
潭王生來穎悟詭譎,尤其在籠絡女子方面手腕高明,指使幾個死心塌地迷戀他的女子來宮中充當耳目,是輕而易舉的事。皇帝一直沒有張揚此事,連對父母妹妹以及皇后,都未曾明說。
何才人邀寵不成反被賜死,這在外人眼裡又成了他是暴君的佐證,以至於那兩名小選侍自此噤若寒蟬,寧妃也只敢借探望皇后為名在他面前露個臉。他不怕被人視作孤僻可怕的怪人,甚至是有意以此舉杜絕寧妃她們來騷擾。
想不到何才人死了幾個月後,又出來個對他「鍾情」的女子。皇帝此時回想起來,下午綺雯依稀是有著向他傳情、盼他理解的意思,焉知她是不是第二個何才人呢。說不定她只是比那幾個御妾的邀寵手段高明了些而已。
王智道:「依照您所說的情形,那姑娘決定進宮時,尚沒有機會與三王爺暗通款曲吧?」
錢元禾眼中立刻又生出希望,忙不迭地點頭:「師父說的是。」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