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瞞默默跳過這個話題,“一切尚未成定局,本初未免也太自信了一些。”都忘記了被坑時,所支配的恐懼了嗎?
見曹小瞞一臉的不屑,袁紹就想展示些什麼,之前裝大佬沒成功,咋怎麼也要再裝回來,不是。
也怪袁紹心比較正,可沒曹小瞞那麼多花花腸子,論奸詐袁紹可不行!
多的可是一半的兵力,糧餉更是可以自由支配,所以袁紹還是很有信心。
“怎麼說也是從小玩到大,你那點路數我清楚的很!”
清楚的很,還會被坑?又是一個死鴨子嘴硬的人,曹小瞞莫名覺得這曹袁兩人,年少時應該特別好玩,只是可惜參與不了。
“是啊!都知道軍情了,本初是了解我,還是另有高人,本初心裡最清楚。”曹小瞞已經開始在詐袁紹,最讓她想不明白則是司馬懿遠在許都,曹丕又不曾參與這些機密的事情,這一切又是如何傳揚出去得?
袁紹沒有再說話,多說多錯,曹小瞞總能曲解他的意思,更是總感覺那種被坑得不祥感又回來了。
“本初不說,那就是高人了。”
這不就是曲解嗎?“高人,謀臣又不是擺設。”拿過一旁的酒樽,抿了抿幾口美酒,心虛的厲害。
袁紹發現聰明的人,似乎都喜歡那些不顯山漏水的大佬,曹操如此,從他那跑掉的人更是如此,就是沒選他,鬱悶啊!
謀臣,曹小瞞瞬間想到許攸,最後還不是被許褚一刀給砍了。
不打算再和袁紹廢話下去,“從本初那傳來許都的書信,被我一把火燒了,但本初還能有內應,這點我服你。”
袁紹在當時聽到下人來傳報時,也是沒想到曹小瞞能查地這麼快,後來有一封子輩傳來的信件,解決了他不少的危難,從來官渡開始曹小瞞就打算速戰速決,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若非有人接應,第一戰他就要以輕敵之名,被打的落荒而逃,遭人恥笑了。
“孟德可以好好查查,聽說你也要效仿我立幼不立長,給長子樹立一個對手,強者為王,但兩子相鬥必有一敗,傷的是人心、情誼。”
內應一事,袁紹有信心,不是對他自己,而是那群夾縫求生的漢臣,為達到自己不去破壞禮制,而將殺曹昂一事,以殺子之名推到曹小瞞自己身上,也不知曹小瞞是在誘敵,還是自討苦吃。
殺子,為讓曹丕上位,又不破壞自己遵守的禮制,遭到曹營的人來質疑他們,必然要處理掉曹昂,而這個死不能在最後將帽子扣在他們頭上,讓曹丕上位後,以此來將他們斬草除根,繼承人一事選最強者,在亂世而言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樣能保證一份延續,以曹小瞞的作為,不少人都會以此來進行猜測,為什麼會在最後突然加進來一個人,給曹小瞞加上心狠的名頭,以競爭來進行決定他們便能將曹昂的死,往曹小瞞頭上扣帽子,有此罪名,那些投靠她的人輔助的人,就該好好掂量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