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後人,譚盛禮真的不忍心苛責他。
進了食,譚振學臉上漸漸有了光澤,他揪著被子,試圖爬起來,譚盛禮按住他,「躺著吧。」
「父親……」譚振學眼淚奪眶而出,「兒子不孝,又落榜了……嗚嗚嗚……」
開始了又開始了,說不上兩句話就開始哭,譚盛禮掏出手絹遞過去,悶聲道,「你還年輕,下次再考就是了。」
科舉並非想的容易,多少人考到老都還是個童生啊。
他不安慰還好,聽了他的話,譚振學哭得愈發傷心,「父親,是兒子沒用,愧對你的教誨。」
說著說著,眼淚如決堤的洪水泛濫開來,一發不可收拾。
譚盛禮:「……」
說女兒是水做的,譚家男兒何嘗不是,隨便哭兩嗓子就有水漫金山的趨勢,譚盛禮額頭突突直跳,「別哭了,哭也挽回不了局面,好好養著,身體好點了把你的試卷默下來我看看。」
他也納悶譚振學為何考不上,從平時功課情況來看,考秀才是沒問題的。
第3章 秀才送禮
譚振學又是感動得熱淚盈眶,譚盛禮不忍直視,偏頭看向邊上畏畏縮縮站著的其他人。
譚家到這輩已經沒有下人了,屋裡站著的都是自家人。
譚辰清是獨子,共有五個孩子,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長女譚佩玉是原配所生,已經嫁人了,而面前梳著雙丫髻面黃肌瘦的小姑娘是譚辰清小女兒譚佩珠,現年13歲,生在重男輕女的人家,地位可想而知,小秦氏在時她的好日子還好過點,小秦氏走後,她和大戶人家的粗使丫鬟沒什麼兩樣,好在長媳汪氏憐憫她,進門後待她不錯。
可還是太瘦弱了。
在她身上,譚盛禮看到了譚辰清小姑的影子,那姑娘聰慧溫婉,天資過人,為了家裡親人,嫁給了一位商人,商人給的彩禮多,她拿彩禮偷偷在惠明村置辦了兩百多畝田地,等出嫁那天全交給了譚辰清,要譚辰清留著科舉時用,自此後,她再也沒回來過。
有次譚辰清喝醉了說她嫁人過得不好,丈夫生病,她拋頭露面幫著料理家業,丈夫病好痊癒跟伺候他的丫鬟好上了,丫鬟懷孕,他罔顧夫妻情面要和離,她不肯,上吊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