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振興抿唇,餘光耐人尋味地划過汪氏平平無奇的臉龐,說道,「二丫頭還小,跟著我們趕路會吃不消吧。」
「天氣還不冷,有大嫂和長姐輪流照顧應該沒問題,再說了,我們走山路,沿途有村莊,真有什麼住幾天就是。」譚振業覺得問題不大。
譚振興仍有猶豫,抵了抵汪氏胳膊,「你怎麼想的?」
汪氏就沒想過這茬,她在村里長大,嫁進譚家後甚少出門,要她跟著去郡城,她腦子暈暈乎乎的哪兒轉得過彎來啊,磕磕巴巴道,「相公,我,我不知道啊。」
聽說城裡人不好相處,稍有不慎衝撞貴人就會惹禍上身,她緊了緊懷裡的孩子,臉色有些蒼白,哆嗦道,「我,要不我就不去添亂了吧。」她目不識丁,不像兩個姑子從小跟著讀過書識過字,做事八面玲瓏,她進城兩眼睜瞎,會連累他們的。
看她有自知之明,譚振興暗暗鬆了口氣,正欲和譚盛禮商量將汪氏留下,只看譚盛禮沉著臉,目光如炬的盯著自己,那直勾勾的眼神仿佛能看進人心裡,他心頭一凜,柔聲勸慰道,「咱們都走了留你在家像什麼樣子,你就跟著吧。」
說到後邊,嗓子沙得帶了哭腔。
無不讓人以為他放心不下汪氏。
汪氏為之動容,「相公,莫哭,你讓我去我去就是了。」成親到現在,連著生了兩個閨女,她自覺抬不起頭來,甚至想過譚振興要休她她也認了,但這幾個月以來,所有人都對她客客氣氣的,不曾因為她生女孩而給她甩臉色,孩子百日宴還大肆操辦了一場。
她娘都說她福氣好嫁對了人,譚家不重男輕女,換到其他人家,哪個婆婆不成天指著她鼻子罵啊。
讀書人家的寬容豁達果真不是普通人能比得上的。
汪氏感動得熱淚盈眶,唯有滿腹心事無處訴說的譚振興落下了傷心的眼淚。
他不想帶汪氏,汪氏相貌平平,還生不出兒子,作為譚家長子,為譚家延續香火是重中之重,他還琢磨著要不要與汪氏和離呢,竟然讓汪氏跟著進城,不是存心和他作對嗎?
但是好像沒人體會他的心情,因為他們已經商量搬家的事宜了。
家裡人多,譚盛禮準備買兩輛馬車,他問譚辰風有沒有門路,譚辰風認識鎮上賣馬的,不過價格有點高,光是兩匹馬就要20兩銀子,要做車篷的另算,譚辰風的建議是買匹馬,買頭牛,此去郡城路途遙遠,儘是山路,馬跑不起來,牛和馬沒多大區別。